奇书网

奇书网>没有奥特曼?我将以怪兽形态出击笔趣阁无弹窗 > 第二百七十章 黑暗雷杰多(第1页)

第二百七十章 黑暗雷杰多(第1页)

路基艾尔被op路吞了。

并且似乎引爆了op路的情绪,他想要立刻使用黑暗火花波动,将林御所在的整个宇宙化为人偶国度!

只是抬起的黑暗火花停了一会儿,又放下了。

能够席卷整个宇宙的黑暗火。。。

海风卷着咸腥的气息,穿过断裂的金属骨架,在废墟间低语。艾莉娅站在南中国海那座沉没基地的残骸之上,脚下的钢板早已锈蚀成网状,像一张被时间啃噬殆尽的记忆之皮。她怀中抱着的玻璃容器仍在微微震颤??那是陈国栋的大脑,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活体记忆原点。

阳光从海面折射下来,斑驳地洒在凝胶表面,仿佛远古火堆的余烬仍未熄灭。

她知道,自己带出来的不只是一个器官,而是一颗定时炸弹。【M-0000】不是武器,却比任何核弹更致命??它不摧毁肉体,而是瓦解谎言赖以生存的认知结构。一旦释放,所有曾以“为了你好”为名抹去真相的制度、教育、媒体、家庭关系,都将面临根本性质疑。人们会开始问:我为什么相信我现在所信?我的善良是否建立在他人的沉默之上?

但她也明白,这正是必须承受的代价。

潜艇早已返航,护航队成员各自散去,带着他们从海底带回的数据碎片,投身于全球各地悄然兴起的“记忆修复运动”。东京的学生用祖父的军刀劈开了家族神龛,发现夹层里藏着一封写给朝鲜慰安妇的忏悔信;巴黎研究员将破解出的军方加密档案上传至共忆网络,揭露了上世纪非洲殖民地大规模记忆清洗行动;澳大利亚长老们则联合太平洋岛国祭司,举行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招魂仪式,召唤那些因文化断层而失语的灵魂归位。

而她,选择了沉默。

她在福建沿海一座无人小岛上落脚,用salvaged的设备搭建起简陋工作站。没有电力供应,她靠潮汐发电机和太阳能板维持基本运转;没有网络接入,她手动同步离线节点,定期向共忆网络深层层级推送加密包。她的生活近乎苦修:每日清晨采集海水样本检测辐射值,午后整理从陈国栋脑波中提取的记忆脉冲模式,夜晚则坐在悬崖边,望着远处渔村灯火,一遍遍回放那段十年前录制的视频日志。

她不再自称“守忆人”。

因为她终于懂了,真正的记忆守护,从来不是由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来承担的使命。它是每一个普通人面对内心阴影时的选择??是选择继续逃避,还是愿意多看一眼那道伤口。

某夜暴雨倾盆,雷光撕裂天幕之际,她的终端突然接收到一段异常信号。来源不明,编码方式古老得像是上世纪末的民用广播频段,内容却清晰无比:

>“……如果你能听见,请回应三次短波。我们找到了‘灰烬’的家属。”

艾莉娅的手指僵住了。

三十年前那场爆炸后,“灰烬”被宣告死亡,家属按例迁居、改名、接受心理干预,并被告知亲人已无意识存活多年,最终自然消亡。这是标准流程??消除记忆影响链的最后一环。可现在,竟有人打破了这个闭环。

她迅速调试天线,用摩斯密码发出三声滴答。

两天后,一艘伪装成渔船的小艇靠岸。船上下来一对母女,母亲年近六十,面容枯槁,眼神却锐利如刀;女孩约莫十五岁,左耳后嵌着一枚微型芯片,正闪烁蓝光。

“我是林秀兰,”女人开口,声音沙哑,“陈国栋的妻子。”

艾莉娅怔住。

官方记录里,陈国栋未婚无嗣。可眼前的女人递来的身份芯片经验证确属真实,且与三十年前“曙光号”项目家属数据库中的备份信息吻合。更令她震惊的是,那女孩竟是通过共忆网络自发追踪线索,一路查到这座岛屿。

“她叫陈念。”林秀兰说,“名字是她自己取的??说是要替父亲‘念着那些不能忘的事’。”

艾莉娅看着少女,忽然觉得命运像个精密编织的网。当年卡伊启动第一次共感实验时,也没想到会有孩子因此觉醒;如今,一个从未见过父亲的女孩,竟凭着对记忆正义的直觉,走到了历史风暴的核心。

她们在岛上住了下来。

起初彼此戒备,尤其是林秀兰,对艾莉娅的身份充满怀疑:“你们这些科学家,嘴上说着真相,背地里不也搞操控?”但当艾莉娅打开密封档案,播放出陈国栋昏迷前最后十分钟的脑电图记录??那段由林昭远强行注入的【M-0000】初始载波??母亲抱着显示器痛哭失声。那是她丈夫唯一留下的“声音”,虽非言语,却是他意识深处最强烈的执念:**不要让历史再次蒸发**。

随着时间推移,三人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家庭形态。白天,艾莉娅指导陈念学习神经编码技术,教她如何解析潜意识记忆痕迹;晚上,林秀兰讲述丈夫生前点滴:他如何坚持在每次记忆清除任务后手写备份日志,如何偷偷保留受害者家属的照片贴在宿舍墙上,又如何在最后一次会议上拍案而起:“我们不是上帝,没资格决定谁该被遗忘!”

这些故事,都被录入进一个新的离线数据库,命名为【家书】。

与此同时,世界并未真正平静。

尽管“记忆净化营”关闭、多国道歉、教材修订,但新的威胁正在滋生。一些国家开始推行“情感过滤计划”,声称要“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实则悄悄屏蔽涉及本国负面历史的共感内容;某些科技公司推出“幸福记忆订阅服务”,让用户每月付费接收经过美化的童年回忆重构包;更有极端团体打着“纯粹记忆”的旗号,呼吁彻底删除战争、饥荒、压迫等“负能量数据”,建立一个“永恒和平”的虚拟乌托邦。

最令人不安的是,联合国特别伦理委员会虽遭解散,其残余势力却重组为“全球认知稳定联盟”,提出一项名为《断链权公约》的提案??允许个人申请永久切断与特定历史事件的情感连接,哪怕该事件与其族群密切相关。

艾莉娅看到新闻时冷笑出声:“他们终于学会包装了。以前是‘我们必须忘记才能前进’,现在变成‘你有权选择不痛苦’。”

可她清楚,这不是自由,而是逃避的合法化。

真正的自由,是在明知痛苦存在的情况下,依然选择面对。

于是她做出决定:启动【镜像协议】的预热程序。

她将【M-0000】拆解为七段碎片,分别植入七个不同文明的象征物中??一块苏美尔泥板复制品、一卷敦煌遗书数字化副本、一面印加太阳神庙石镜、一本handwritten的《道德经》、一枚拜占庭金币、一首非洲oraltradition史诗录音、以及一张1937年南京街头拍摄的老照片底片。

每一件物品都经过量子加密处理,唯有当全球范围内“断链权”申请数量突破十亿次时,才会自动激活定位信号,并向共忆网络发送解锁密钥。

她称之为“人类良知的压力测试”。

如果那一天到来,说明这个世界宁愿割舍记忆也不愿直面伤疤??那么,【M-0000】就必须降临,强制唤醒集体良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