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晦说完后,电视机里响起一阵鏗鏘有力的军乐,画面切换至废墟中的临时营地,太平旗猎猎飘扬,庄严肃穆。
播音员饱含敬意道:
“在剷除玄教余孽的雷霆行动中,一位年轻指挥员以非凡的胆魄、卓越的军事素养,创造了关键战场的制胜一击。
“他就是统率靖安院直属第一特战队、年仅十七岁的寇梁寇队长。”
镜头一转,切入了一段战术训练的纪实画面。
这位十七岁的特战队长目光如炬,带领小队在硝烟中突击索降,迷彩油下的脸庞稜角分明,予人一种刚强、硬派之感。
一些关注新闻的观眾,看到这张脸,又听到这个不寻常的名字,一下子便想起来,这不就是最近那个,孤身搏杀一头蜕生者的英雄模范?!
既然是他,那就不奇怪了。
只是张三贤等人看到这一幕,却有些忍俊不禁。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所谓的“训练纪实”其实是昨天临时赶工,补拍出来的宣传资料。
其余认识认识寇梁的熟人,诸如巡捕司的一眾巡捕、福利院院长王念捷、以及赤疆公司葛树根、狄怀道等人,看到这一幕,都觉难以置信。
——怎么几天不见,这小子都混成特战队长了,升官还能这么快的?!
王念捷、葛树根、狄怀道这些人还好还好说,可巡捕司的李队长、赵巡捕等身在体制內的巡捕,对这个第一特战队队长的职位,却极其敏感。
这是靖安院直属的武装力量,只听命於掌院一人,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所以每一个担任队长的高手,都必然是掌院心腹,绝无例外。
就算是和寇梁再熟,他们也不禁感到一阵匪夷所思。
——逼养的,不是兄弟不想让你混得好,但你他妈也混得太好了吧。
在眾人震撼之余,电视机里,播音员仍在用激昂语气,介绍寇梁的事跡。
“此次行动中,他受命率队第一个进入渊城,进行渗透任务,拔除玄教分子的武装据点。”
“面对外围雷区、高空岗哨和二十四小时巡逻的亡命徒,寇梁果断摒弃强攻方案。
“他亲率八人先锋组,潜行五公里,以微声装备清除暗哨,又带领队员攀越九十度崖壁,绕开正面火力网,突入核心地带。”
播音员一边介绍介,画面也在播放寇梁等人突袭玄教据点的模擬画面。
少年人背负突击步枪,攀岩歷峦,护目镜下,眼神锐利如刀,凛冽生寒。
张三虽然知道,这是事后补拍的模擬画面,也不由得感慨一声:
“確实帅啊。”
福利院中,张石居看到这一幕,眼中也儘是满意神色,击节讚嘆:
“好相貌,有我年轻时风采!”
播音员的声音中,多了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
“在寇梁的指挥下,第一特战小队创造了反恐作战的经典范本。
“当增援部队抵达时,寇梁已带伤坚守指挥岗位,接连摧毁了足足三个武装据点,又孤身一人,迎战了一头经过特殊调製的『凶级甲兽。伤痕是他唯一的勋章。”
画面一转,寇梁浑身裹满绷带,血把洁白绷带都染成一片鲜红,可见伤势之重,在他脚下,则躺著那头“飞天鳞猿”的尸首。
观眾们看到这一幕,皆是肃然起敬。
一头凶兽是什么概念,每一个道国民眾都很清楚,那是毋庸置疑的入定战力。
能孤身一人处理一头凶兽,就算是有装备加持,也说明此人即便不是入定境界,也相差不远。
年仅十七岁,就有如此战力,年少有为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简直可以说一句少年天骄。
紧接著,播音员又讲述起了寇梁的少年经歷,深情道:
“这位出生於烽都归化街的英勇战士,十四岁已投身巡捕司,三年间,二十三次深入险境,多次立功,更曾孤身斩杀玄教蜕生者,是闻名靖安院的『反恐尖刀。”
电视机下方,字幕正在滚动播放靖安院对寇梁的表彰令,播音员庄严宣告:
“经靖安院研究,並上报导国军委,决定授予寇梁队长『反恐英雄荣誉称號。
“在授勋仪式上,这位年轻队长誓言錚錚: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永远第一个衝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