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寻扑上前想拉住她,却只抓到一缕风。
“别怕。”小茉微笑,“我不是消失了,我只是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以后每当有人真心呼唤一个被遗忘的名字,那就是我在回应。”
第三十七盏灯,在所有人注视下缓缓升起,悬于殿堂最高处。它的光芒不同于其他心灯的幽蓝,而是温暖的金色,像极了人间万家灯火的集合。
与此同时,九州各地的忆灯塔同时亮起金焰。
牧童在山坡上对着星空喊出爷爷的名字,灯火为之摇曳;
寡妇在河边烧纸钱时低声念叨亡夫的乳名,火焰竟凝成人脸微笑;
就连京城街头卖糖葫芦的老翁,也在听见童谣时老泪纵横:“我爹叫赵青山,他修过长城,没人记得他了……可我记得!”
记忆不再是少数人的使命,而成了全民的本能。
数月后,新的《万灵录》正式编纂完成,不再藏于秘府,而是公开刊行,人人可阅。书中不仅收录英雄豪杰,更有农夫、绣娘、走卒、乞儿??凡是有故事者,皆得留名。
念安成了首任总编纂。她每天工作至深夜,从不懈怠。有人劝她休息,她总是摇头:“我忘得快,所以更要抓紧时间记住。”
某夜,她正校对一篇关于“无名医女”的传记,忽然笔尖一顿。
那女子生于乱世,行医四方,救人无数,临终前却只留下一句话:“若世人能少病一日,我愿永堕忘川。”
念安盯着这句话看了许久,忽然流泪。
她不知道为什么哭,但她知道,这个人,她一定见过。
窗外,春风拂过青山,茉莉花开得漫山遍野。
远处传来稚嫩歌声:
>“我记得你,
>尽管你不曾留下名字;
>我唱给你听,
>因为遗忘不该是终点……”
念安拿起铭心笔,在传记末尾添上一句:
**“此人真名已佚,然其志长存。谨以此文,代万千无名者立碑。”**
笔落之时,天上星轨微微偏移,仿佛宇宙也为之动容。
而在极北冰原之下,最后一滴黑水冻结成晶。晶体内,一只微小的眼球静静沉睡,周围环绕着三十六道光链,以及一道全新的金环。
那是第三十七道封印。
没有人知道它会不会醒来。
但从此以后,每当日出东方,第一缕阳光总会精准照在这块冰晶之上,像是某种无声的监视,也像是一句永恒的警告:
**你可以被忘记,但你不能被否定。**
**因为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在唱这首童谣,**
**我们就永远记得春天该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