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默默加快脚步,快到脱离前辈的支撑。
可没走两步,他就被推回来。南极风吹他就像吹一片羽毛那样简单。他不服输,继续前进,两三步、四五步,反反复复。
数回合下来,他自尊受挫、身心俱疲,整个人状态松弛。接着,他就被那股杀人风抓到半空,再狠狠抛弃,像断线的风筝,足足飞出十多米。
不疼,但身上肯定会留下淤青;衣服里湿湿的,他在流血;有两根骨头交错断开了。
——江奕这样想,绕开梅森前辈的手爬起来,抖抖雪片,把腿扎进地里,表现之坚毅,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在以前,波诺的脑电波出马都不一定管用。但此时此刻,江奕好像拥有了自保以外的思想和能力。
他走在与前辈一步之遥的前方,余光却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他们的动向。
目的地在遥远的未知处。是冰川吗?也许是咕噜咕噜的温泉吧?是巍峨的火山口,还是变幻莫测的南磁极?极夜将凝肃散布于整片天地、时空,无论是祈求也好,敕令也好,都无法融化自然之神降罪于人的执念。
孤独、陌生的建筑渐渐成形:两幢并排架空的倒甜筒形黑色堡垒,顶层设有电磁屏障塔,塔身点缀蓝紫色弧光,遍地插着金属十字架。
远远望去,它如同一只匍匐在冰原上的远古巨兽。那些十字架仿佛是它缺一不可的绝世神器,而它以此来向外界宣告:哪怕活得再辛苦,它也决不向死亡低头。
那是叶卡捷琳娜21号南极科考站,江奕是22世纪第一个走进这里的人。
第43章
四周是低温水汽和液压抗爆门,LED灯带发出一闪一闪的冷蓝色亮光。一对白骨躺在出入口两边,它们穿着相同的暗红色军事护卫装甲,看不出性别和年龄,肘骨担在髌骨上,应该是走得很安详。
前面有电梯,江奕上次坐电梯还是被卢卡斯骗去打A+C流脑多糖疫苗。他们走过去查探,便看电梯口贴有站内规则:
1。每周一次Ca-DTPAZn-DTPA静脉注射。
2。任何室外活动必须至少两人或以上同行,严禁单独行动。
3。站内严禁吸烟,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禁止使用大功率违章电器。
4。节约用水,节约能源。
5。在生活区及夜间(晚10点后)保持安静,避免影响他人休息。
6。爱护站内所有公用设备、工具、车辆。使用后及时归还至指定位置。个人所需物品在补给时申请齐全,站内物资有限,不提供额外配给。
7。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队友沟通交流。遇到心理压力时,及时与队友、医生或站长沟通。
8。尊重团队成员的文化、宗教和生活习惯差异。
…………
最后是生效日期,和九个不同字迹和语言的签名。
门打开,又一个死掉的人类。
和刚才的两位大相径庭,这具尸体尚在溶解期,脸部及其他暴露在外的皮肤已经变成灰绿色,蛆虫肥白溜光,有的掉下去,有的还在奋力往上爬。
坦狄薇率先没忍住吐了出来,梅森紧贴电梯一角,大口大口地深呼吸。江奕探过身去,蹲下来,对着已死之人和他身上的活物细细端详。
这是一具不折不扣的男尸,头顶覆盖着稀疏的灰褐色毛发,戴着防辐射眼镜,喉咙流出黏腻的黑色胶状血液。尸体正在散热,它嘴巴微张,里面除了群虫乱舞,就只剩下两颗门牙……
死于放射性中毒。
防火围裙上有一枚工牌——
姓名: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佩特连科
部门:L5能源层
职位:核工程师
编号:21161203
江奕按照东正教的礼仪画十字圣号,最后鞠躬,起身走到楼层按钮前。顿滞片刻,他转向前辈,根据他们的表情和手势摁下数字2。
电梯上升,不到三秒就抵达二楼。
这层是军械库,从各种钢架结构、无人机,和堆叠到天花板的弹药箱就可以看出。
可是,这里看上去应该是很重要的地方,为什么一个人都没有?江奕看见备用军事护卫装甲,才知道这层的人在哪里。临走时,他们在门背后发现一张写有俄英双语的格子便签:
您好,我叫阿尔乔姆·弗拉基米罗维奇·科兹洛夫,我是叶卡捷琳娜21号的军事指挥官,也是前北极特种部队成员,我的左脸有一道低温灼伤疤痕。如果您在一楼见到了我的尸体,麻烦您把我送回家,送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瓦西里岛古港口灯塔。
它被江奕揣进电梯。
三层是温室,这里空气潮湿,遍布人造仿太阳光源灯。除了紫菜,江奕还能闻到马铃薯与黑莓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