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怎么是我登基[基建 > 130140(第9页)

130140(第9页)

游骥赞同道:“而且这里地势平坦,把碎石清理一下,就是个天然的大校场,能省不少功夫,已经入冬,再不能耽误时间。”

官修竹再没有其他意见,毕竟这么看下来,这儿还真是最佳之选。

接下来,建府、建军营等事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

原本,雁萧关需要张贴告示,招揽赢州当地百姓帮忙建造府邸和军营,不过他可是带着数千流民一起来的,流民最是能吃苦,开垦荒地、搭建建筑于他们而言并非难事。

一时间,众人各司其职,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近万人的队伍出现在赢州,本就无法低调,加之开荒建府动静极大,他们很快就在赢州掀起轩然大波。

无论是县城里的官员,还是乡间的势力,都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突然热闹起来的荒地。

雁萧关等人并未刻意隐瞒行踪,很快,赢州上下皆知,那位从天都远道而来的王爷已抵达封地。

不过,赢州的官员以及豪族,却无人前来请安拜见,对此雁萧关并不在意,眼下建府之事才是重中之重。

瑞宁出身宫廷,手下能人众多,尤其不缺能在此时派上大用场的能工巧匠。

厉王府作为王府,自然不能随意搭建几间院子了事,匠师们回忆着天都五皇子府的构造,依据王府规制,结合此地的环境,经过多日努力,终于绘制出一份王府图纸呈了上来。

若是在天都,弘庆帝必定会为他选用最好的材料建府,但在此地只能因地制宜,不过他们清楚雁萧关并非挑剔之人,在事先探过雁萧关的口风后,他们将王府的规模缩减了一半,最终呈上来的图纸上画着的是一座四进的院子。

图纸摆在雁萧关面前,他只扫了一眼便点头同意,只是又额外指出,王府的府官官邸无需另外选址建造,可一并规划在王府范围内。

十月中旬,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王府的修建、军营的营造,以及砍木垦地的工作同步展开。

瑞宁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带着王府里的匠师和部分士兵,负责王府与军营的营建事务,另外部分士兵则负责护卫、制肥。

马三本是流民出身,熟悉劳作事宜,便领着流民们砍树垦地。

官修竹心思细腻、做事周全,承担起统观全局的重任,协调各方工作。

秦进则成为了运输队的队主,负责物资的运输调配,确保各项工作所需的材料及时供应。

至于雁萧关,他则带着陆从南几人,打算走遍营地附近的各个村落,探寻适合在赢州种植的作物。

按理说,流民中不乏擅长耕种之人,但他们多来自北境,不熟悉大梁朝作物,即使神武军里也有人熟悉农事,也仅了解天都周边的耕种情况。

如今他们身处天都最南端的交南,以往的经验在此地并不适用。

半月时间过去,雁萧关已基本摸清了营地周边人群聚集的地方,出了营地后,他们几人径直前往最近的村落。

路上亦有收获,雁萧关在一处树丛前停下脚步,抬头看着上面的枝叶,面露犹豫之色:“这似乎是果树。”

他回头看向身后的三人,问道:“你们可识得这树?”

摇头一片,只有赫宛宜迟疑着上前一步:“像是荔枝树。”

闻言,雁萧关一惊:“这便是荔枝树?”

他曾在天都吃过荔枝,只是要将荔枝从交南运往天都,千里迢迢,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送到时还能保持新鲜的少之又少,送到他们面前的都是荔枝果实,可不见枝叶。

他还真不知道荔枝树是什么模样。

倒是赫宛宜幼时曾在顺州住了十来年,顺州离交南相对较近,而且又是港口汇集之地,曾见过带枝叶的荔枝,不过她印象不深,并不确定。

见她犹豫,雁萧关并不强求,他上前随手折下一截树枝,将其插在马鞍上,说道:“无妨,到时候去问问这里的百姓便知道了。”

一行人继续前行,一路上遇见的人寥寥无几。

赢州本就荒芜,山峦遍布,荒滩广袤,这样的情景倒也在雁萧关的意料之中。

一行人又往前走了好一阵,终于看到了村落的踪影,村落规模不大,近午时也不见炊烟。

村落外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田地,奇异的是,一些田地里竟还长着水稻。

雁萧关勒住缰绳,面露疑惑:“我记得这个时候水稻早该收获了?”

按理说,赢州比天都更温暖,水稻更该收割完了才对。

然而,他的问题落了个空。

他转过头一看,名为侍卫,实为陆家大少爷,平日里总是傻乐的陆从南;现为武将,实则是游家长子,弃文从武的游骥;幼时生活在贫民窟,后来沦落青楼,虽不能说五谷不分,但起码对农时不甚了解的绮华;至于赫宛宜,自幼长于后院,精通诗词歌赋、音律绘画,却绝不可能知道平日里所吃的食物长在地里是什么模样。

四张脸上皆是一脸茫然与无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