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小谢就是厉害!”
崔妈妈热泪盈眶,边感叹边回头蹬了眼身后说谢欣怡酸话的人,“年年得奖,还一个比一个厉害。”
谢母坐在崔妈妈前面,见自己女儿这么受欢迎,作为母亲,她比任何人都为谢欣怡感到自豪骄傲。
她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二女儿就成长为了这么出色的同志。
不仅受厂领导器重,还深受厂里同事们的喜爱。
她看着站在讲台上从容大方说着获奖感言的女儿,都不敢相信这会是她谢家出了名的闷葫芦。
“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
从二女儿开始说话,谢家人在家里在外面都是这样说她的这个女儿的。
她家谢老三是个粗人,每每听见有人这样糟践自己女儿,他总要跟人打上一架,再理论上一番。
“我谢老三的女儿,就没一个是没出息的,你们等着瞧。”
她从前以为,这话不过是自家男人拿来唬人,开玩笑的,而她对几个女儿的期望也一直都是平平安安长大,大了找个老实本分的人嫁了,嫁过去生儿育女,稳稳当当过一辈子就行。
特别是二女儿,从小不爱说话,可骨子里又是个犟的,倔的,怕她往后会受委屈,受欺负,从没想过有一天二女儿也能站在领奖台上,年年得奖,人人爱戴。
瞧吧,老三,你说的没错,你谢老三的种,个个都有本事。
她看着奖台上熠熠生辉的二女儿眼眶有点湿。
女儿成了年轻有为大好青年,事业上成功,家庭更是幸福美满。
联欢会结束,空空荡荡的厂区门口,她女婿早已等待在旁。
应该是习惯了男人的出现,谢欣怡的同事热情同他打着招呼。
谢欣怡拿出自己得来的任命状在男人眼前晃了下,特骄傲的说,“顾屿同志,先通知你一声,明年三月我将代表国辉食品厂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食品研究交流大会,届时小月儿就由你全权负责,有没有信心?”
回家路上,谢欣怡同顾屿开起玩笑,她一手拿任命状,一手朝顾屿伸手示意,男人也一改往日冷脸,一本正经配合着她的胡闹。
他举手右手,立正站好,“顾屿收到,保证完成任务!”
谢母看着两个都当爹当妈的人还在大街上不顾外人眼光的胡闹,忍不住嗔道:“都多大人了,还跟小孩子似的。”
不过她也就这么嗔了一句,回去的路上,谢欣怡和顾屿一直打打闹闹的她也没再说什么。
女儿找到能陪她闹,陪她笑,还能护住她的人,谢母心里高兴,替孩子高兴。
想当初谢欣怡一拍定版,答应替她堂姐嫁到顾家时,谢母整整担心了好几天没睡,后来顾屿带着聘礼上门,还帮着欣怡收拾了谢老太。
见他护着谢欣怡,顾家对二女儿也尊重,谢母这心里才稍稍放了心。
歪打正着嫁了个好人家,女婿又事事把女儿放在第一。
过年回家紧着她,怀孕受累疼着她,生孩子他比她这个当妈的都还要紧张,现在又花大价钱买房让她们娘仨时常能聚在一起……
顾屿对女儿的好,谢母看在眼里,顾家对女儿的尊重,她更是牢牢记在心里。
她感谢在女儿成长路上帮扶支持她的人,也尽自己最大能力的去帮助女儿,尽可能的不让自己再成为女儿的负担。
搬来新家后,谢母每天学着跟人打交道,还跟隔壁大娘学会了打缝纫机。
之前顾家送去的几大件,除了自行车,其他谢母基本都没用过。
像宝贝一样保护着,这次谢欣怡和顾屿回果子巷分家时,找了个车一并拉了上来。
两个女儿不停在谢母耳边唠叨,让她放下老旧思想,要学着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事坚持下去。
天天在她耳边念,不停给她洗脑,然后把擅长打毛线的刘大姐叫到家里跟谢母上了几回课,又把擅长唱歌跳舞的小蒋叫来家里教谢母学了几天,最后还把半吊子医生田姐给请到家里弄了几天养生学,结果谢母不是不会起毛衣头,就是五音不全的,还有那养生学,艾灸疗法差点没把房子给点着。
谢欣怡两姐妹怕了,干脆把要求降到了最低,让谢母没事儿的时候多出去走动走动,多跟人接触下,锻炼一下交际能力,顺便也把时间打发了。
谢母内向惯了,一开始俩女儿拉着她出去跟街坊邻里打招呼时她还有些放不开,后来被隔壁申大娘拉着,慢慢就习惯了。
有天她去申大娘家串门,见人申大娘踩着缝纫机三下五下就给自家孙子做了件衣裳,谢母新奇,想着自己来京市这么久了,还没亲手给小月儿做过什么,于是就上手试了试,没想到还行,虽做的没申大娘好看,但至少不像之前那样,手不是手,脚不是脚的。
谢母起了兴趣,天天泡在申大娘家,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赶在小月儿过周岁生日时,给孩子做了件时髦的连衣裙。
连衣裙的款式是谢欣怡根据后世小女孩连衣裙做的,泡泡袖,小翻领,大大的裙摆一转就能飞起来,可把小月儿给高兴坏了。
小妮子穿上裙子,学着谢欣怡的模样原地转了圈,然后又跨着还走的不是很稳的步子去门厅穿衣镜前臭美了下,最后带着笑的合不上的嘴,在谢母脸上留下了大大的一个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