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当真是意外巧遇,而非有意为之?
褚爽的反应和谢澹完全不同,得知梁广在此亲耕,且带著几个儿子和公卿贵子,寓教於劳作,不觉在心中大为惊嘆。
这种事,晋室天子做不出来,奢靡成风的门阀士族集团同样做不到。
褚爽不认为此乃作秀之举,知稼稽之艰难,对於上位者尤其是君王而言尤为重要。
有些事不去亲身实践,当真想像不到个中辛苦。
昔日惠帝“何不食肉糜”惊世之言,至今仍是世人取笑调侃的对象。
梁广其人,果有圣王之相啊“两位说说吧,这桓氏是如何同意与我联姻的?”梁广抠著腿上的泥垢,隨口问道。
他是没有想到,最后同意和他联姻的竟然是龙亢桓氏。
如今的桓氏,虽然声望大不如前,可仍旧是盘踞荆襄之地的一镇方伯。
桓氏同意嫁女和他联姻,想必不是出於自愿,也不知晋室朝廷和桓氏是如何展开博弈的,对此他很感兴趣。
谢澹还在考虑如何应付他的提问,毕竟这件事涉及到朝廷內部的权势之爭,涉及到天子、会稽王、桓氏之间的较量,容易暴露晋室虚实,回答不好容易惹麻烦。
不等谢澹开口,褚爽略作斟酌说道:“好教周王知晓,联姻一事起初在朝廷上並未获得天子同意。。。。”
在谢澹惊讶目光注视下,褚爽已经把前因后果和盘托出,几乎没有做任何保留。
梁广耐心聆听,不时点头询问几句细节。
晋室朝廷不同意联姻,也在他意料之內,毕竟在南人看来,他这位周王同样也是一位氏酋出身的胡人君王。
在如今汉胡大防的时代背景下,自居正统的晋室司马家,以及大大小小的南渡士族、
江南士族,只要不是刀架在脖子上,基本不可能同意和他联姻。
送女和亲的骂名,司马家和其他门阀士族都不肯轻易背负。
这种事,稍有不慎就会成为政敌攻计的把柄。
所以他才会对桓氏同意联姻感到惊讶。
桓氏想要做荆襄集团的领袖,长江中游的首席门阀,对於名声不可能不顾忌。
听完褚爽介绍,他才恍然大悟。
没成想,竟是司马道子这小子冥冥中帮了他一把,促成桓氏嫁女和他结亲。
虽说司马道子是为了爭权夺利,同时打压桓氏收缴荆襄兵权,可这门亲事的达成,对於他和大周而言益良多。
藉助此事,大周也將会正式进入江南士民眼中。
通过桓氏,或许还能找到其他联络江南士族的机会。
“这桓灵修。。:。是桓石虔的小女儿?”梁广琢磨著问道。
桓石虔是桓豁庶长子,是江南门阀士族里少有的精干勇猛之將。
当年襄阳一战挫败杨壁、姚,一举焚毁姚从巴郡远道而来的水军,收復襄阳重镇,一下子使得秦军在长江中游处於极大被动。
桓石虔、桓石民兄弟因此声名大噪。
南征之所以失败,襄阳失利要占四成原因。
桓石虔的小闺女,嫁给梁安做嫡妻倒也算门当户对。
“正是!”褚爽笑道。
谢澹又看了他几眼,褚弘茂一副喜闻乐见的样子,似乎並不排斥与梁周结亲?
梁广话锋一转:“桓氏不会找个庶女冒充,隨便敷衍我吧?”
褚爽了愜,哭笑不得地道:“周王放心便是,此段良缘乃我朝天子亲赐,岂会欺骗世人、欺骗邻邦?
何况有朝廷婚书作证,又岂会不守信诺?”
梁广撇撇嘴,正因为是司马曜下旨赐婚,他心里才有些犯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