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曹之所以有此“美称”,除了孟德本身好人妇之外,也跟他大力发展的“士家寡妇配嫁制度”有关。
自曹魏兴起的世兵制规定,男丁年十三以上皆为正丁,隨时准备服兵役,十三以下者登记在册,成年入伍。
女丁保留军户身份,未来婚假需服从公府调配。
为保证军户数量充足,“夺人妻女,以配將士”,把民户女强行划入军籍配给军户男丁是常用手段。
“士家之女,不得嫁非士”更是把军户女丁、寡妻嫁娶完全禁。
如此操作下,民怨不少,军户也会愈发不满。
平阳政权以府兵制度为根基之一,自然不可能效法旧时期粗暴的配嫁制,动摇府兵权益造成政权不稳。
大都督府从土地、遗孤子弟虞给、补贴、自愿嫁娶等方面入手,推动府兵寡妻遗孤在香火不绝的前提下,提高再嫁配婚率。
在一定的缓衝时限內,如果阵亡府兵妻儿没有再嫁,也没有成年子嗣继承府兵身份,
那么就採取转为民籍、减少土地分配额等措施。
如何避免寡妻再嫁引发的伦理问题,也是令李方颇为苦恼的难点之一。
总不能因为军府提倡再嫁,就让阵亡將土有绝后断嗣的风险。
:。统兵打仗和这些繁琐之事一比,简直不要太轻鬆!
我倒寧可征討作战,也不愿整日面对这些让人抓破头的难题~”
李方摇头抱怨起来。
好在有一眾士人幕僚和他一起头疼想办法,不然的话单凭他自己,只怕要以头抢地耳梁业讶然道:“平阳公对府兵的管理竟如此细致?”
李方嘆道:“不细不行啊,府兵本就精贵,还得保证后备兵源充足,细节管理不到位,儿郎们哪个愿意替你卖命?”
梁成又问:“现今府兵共有多少?”
“拨算下来五六万吧,一半以上是新丁。河东只有两万,大多集中在蒲坂,平阳还要更多一些。。
梁公对府兵要求严格,就连此前收拢的秦军俘虏,也只有五六成有资格充任府兵,其余分去屯田、充作匠户。
若是放开招募,十万兵也能搞到手”
梁公在兵事上相对保守,总说养兵在精不在多,兵役太多负担太重,不利於民生发展::”
李方一脸晞嘘,看得出,他也认为平阳府兵军力完全可以再提升些,
梁成、梁业父子面面相。
五六万战兵还算少?
这可是具备一定军事素养,拥有一定训练经验,粮谷充足,甲仗器械完备,正值壮年的五六万战兵!
算上辅兵、夫役、少量郡兵这些二线部队,可不就轻鬆突破十万之数!
按照汉末以来军事惯例,俘斩杀敌数通常翻十倍计算,兵力总数通常翻三倍算。
平阳公梁广完全可以拍著胸脯说,自己拥有强兵三十万!
敌人肯定是不信的,大家可都不傻,
不过就类似於喊口號性质,多少能起到提振人心、鼓舞土气的作用。
再经过庶民百姓口口相传,梁公兵多將广、实力强大的豪横形象不就树立起来了。
梁成、梁业父子震惊又激动,难怪长安朝廷对梁广如此忌禪,难怪关中都在盛传,梁公即將代秦建业,缔造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