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争雄十六国百度百科 > 第383章 平阳决策(第1页)

第383章 平阳决策(第1页)

第383章平阳决策

晋阳秦军来得很快,一个大雪过后的响午,介休城北,黑压压的秦军方阵缓缓逼近,鼓角声在不同军阵间此起彼伏地响起。

赵鹿和王懿站在城头望去,旌旗密布如林,旗幅捲动如浪。

从鄔县、京陵等地运来的发石车、衝车正在加紧组装,石、弓弩、石脂瓦罐、云梯。。::。夫役正在加紧搬运。

介休城上也没閒著,守军忙著清理城头积雪,把一桶桶烧开的滚水倾倒在夯土墙上,经过反覆浸透,藉助严寒天气,可以让土墙变得更加坚实。

几架新组装的弩机正在进行最后一轮调试,架在城头的火堆开始点燃,金汁和滚水交替著倒下城头。

几名军將各带百十名兵士进驻羊马城,他们將肩负保护城墙,不使敌军有机会攀附城头的重任。

他们也將是第一批接敌肉搏之人,全员重鎧执横直刀,皆是精挑细选的府兵精锐。

配合城头弓弩飞矢,对率先攻城的敌军形成立体打击,造成大量杀伤。

奔走於城头的多是辅兵夫役,正经府兵战兵一部分充作弓弩手进驻各处战棚、敌台,一部分还在城下列队,隨时准备支援城头,与登城敌军展开斯杀。

动员令早在平阳时就已经下达,全体府兵都很清楚,这一次作战御敌的目的和必要性。

大都督府下达的动员令,没有什么里胡哨的假大空之言,只是反覆强调一件事:如若战败,所有人都將失去现有的土地、房宅、家眷!

如果梁公败了,平阳、河东两郡施行的均田、府兵制度將会彻底瓦解。

府兵们將会失去土地、家小、部曲,运气好的打回原形重做军户,运气差的死在战场上,也就和今后发生的事没什么关係。

享受过府兵的优厚待遇,谁还会想做受尽白眼、地位低下的军户?

其余辅兵、夫役,也多是府兵们的部曲、民籍丁壮、百工杂户抽调,日子不见得有多富足,但有一条:多数人手里或多或少都有土地,且粮食充足,暂时不用为生计发愁。

最好的比较对象,无疑是隔壁一河之距的关中。

大量关中饥民迁入河东,也把两年来关中的惨状,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两郡士民眼里。

虽说饥荒的主因是乾旱造成的,可老百姓还是天然地联想到统治者身上。

饿死这么多人,朝廷却拿不出賑灾粮,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大秦江山处处漏风,到底还能不能行?

老氏们的国人待遇保障不了,怨言颇多,对符氏共主越发不满。

汉人小自耕农、军户、杂户本就是地位最低下,抗灾能力最差,生態最为脆弱的群体。

以往若是失去土地,还能靠著依附权贵豪强討生活。

两年乾旱下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根本养不活太多人口,朝廷又拿不出賑济之法,只能是自生自灭。

占据关中人口本位的两大群体,都对符氏统治者越发不满。

其余羌人、鲜卑、杂胡,对氏人统治者本就没多少归属感。

陇西郡公姚在天水风生水起,犹如一盏明灯,不断吸引著羌人归附。

十几万鲜卑民处於散居状態,分布在北洛河、新平郡一带,与河套刘卫辰部接壤。

这些鲜卑民名义上属於大秦人口,实则早已游离在朝廷治理之外。

如果长安朝廷足够强,一纸詔令就能让他们迁徙到指定地点,种地不行,充作牧民饲养牲畜总是可以的。

可惜以当前长安朝廷的形势来看,这些鲜卑民没有联合闹事已经算庆幸了。

余下的部分杂胡,有的投身行伍,有的充作工匠户,有的依附权贵豪强,绝大多数地位低下,挣扎在生存线上,更加无所谓统治者是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