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迁徙人口还是按照旧制占由法规定,各家各户圈占土地,擅自吸纳人口,那么郡府拿什么来养官吏?
军府拿什么来养兵?
圈地占丁这种瓜分利益的狂欢式行为决不充许出现。
最起码在平阳基业草创之初,绝不能允许。
占田制自太康年间颁行以来,已在大江南北施行百余年,养肥了无数世家大族。
真正承担赋税的民户自耕农群体逐年减少,中央朝廷的財政收入,需要靠各家士族豪强施捨眾筹!
这种局面必须加以改变,田制改革迫在眉睫。
虽说新田制也终將难以避免土地兼併,不过在创业之初,用来蓄民养兵却完全够用,更是势在必行。
要想改革田制,首先要自己掌握大量土地。
所以圈地占由必须叫停。
没有土地田產,也就无法招募佃户吸附人口。
大量人口释放,再由公府主持均田分地,创造大量自耕农,如此梁广预想中的草创基业才能步入正途。
眾人脸色略有变化,各自沉默不言。
他们能明白梁广这么做是何目的,能否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
毕竟在他们眼中,追隨主公建功立业,除了理想层面的伟光正的理由,当然也离不开高官厚禄、封妻荫子。
而土地和人口,又是个人私利的重中之重。
梁广突然让他们放弃这些私利,一时间不是谁都能快速接受的。
毡帐里陷入沉静,气氛有了些许微妙变化,有些凝重、有些沉闷、有些僵持。
梁广满面肃穆,低垂眼皮等候眾人表態。
不能在土地、人口两方面达成共识,今后的改革就难以推行。
这是一个农耕居於核心地位的时代,农耕是最重要的基础生產力来源。
农耕的基础,是土地和人丁。
若想在创业之初打牢根基,必须牢牢掌握基础生產力。
他可不想自己的郡府、军府发放俸禄、筹措粮草,还得把各家宗长酋帅找来,温言细语地商谈一番,商量好各家拿出多少,下次又该如何摊分。。。。。
在座眾人都是他的政权基石,依靠他们的支持才走到今日。
他们每一人背后,都是一方宗族、豪强、部民酋帅。
维护他们的利益,也是维护他作为主公的统治。
可照此下去,不外乎又是一个部落联盟、士族托举下的眾筹政权。
只有从土地、人口入手,打造新的基石力量,调整政权架构。
在大地主贵族阶层之外,引引入新的小农、小地主阶层,贏得更广泛支持,他的统治才能更加牢靠,创业道路走得更加长远。
跨出这一步无比艰难,今后的每一步都免不了流血死人,可为长久计,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
梁广面无表情,眼皮略拾,飞速过眾人。
眾人脸上看不出愤怒,不满、疑惑、不解倒是各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