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要结束了
赫鲁雪夫、戈巴契夫不是一生下来就长大的,毛熊也不是一天解体的。同样,第一製药厂更不是一次建成的。
製药厂所在的这块地,原就是一处废旧厂房。第一批草绿装来了后,先是把老车间修缮一新,然后才在东北角挨著高墙起了几排低矮瓦房。
开工后,隨著国內外对药品的需求日渐提高,才有了第二批较为专业的草绿装过来搞援建。新车间、新宿舍楼,就是在那时建起来的。
“有多少间漏雨的?”老张甩了甩脚上的泥水,焦急的问道。
此时的白科长,虽是披著雨衣,却仍是被暴雨浇了个透。
“先建的几排宿舍,几乎都漏了。”
虽说建了新宿舍楼,可还是有一部分工人挤在老宿舍里。当初为了赶工期,他们在老宿舍上就没怎么下功夫。下个小雨倒还好,真碰上中雨、大雨,就只能拿著脸盆、茶缸四处接水了。
听了白科长的匯报,老张几人的面色都凝重起来。
“张厂长,我看这雨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停下来的。”厂办主任缓缓说道。“车间里有工人照看著,问题倒是不大。可宿舍里,还睡著昨晚上夜班的工人吶。咱们得先把他们的休息问题解决了!”
“你说得对!老宿舍是不能住了,赶紧把他们安排到新宿舍。先凑乎著挤一挤吧!”老张的话语里,带著些许的无奈。
四九城是典型的北方天气特徵,相对於南方城市下雨要少许多。再加上它的重要性,早在建城之初就考量过了洪涝灾害。及至到了后期的规划、建设,一代又一代地叠加在一起,基本上就避开了洪涝灾害的影响。
所以在老宿舍的问题上,老张就有些掉以轻心了。毕竟,这时候的“百年一遇暴雨还真就是百年一遇。
与此同时,西药一车间的工人们正搬著木板、扯著油纸忙作一团。
“主任,有好几处漏水了。”一名工人对著车间副主任喊道。
“用木板把油纸支起来,先保证设备安全!”车间副主任看著身旁的几处小雨,有条不紊的指挥著。
有埋怨道:“当初修缮的时候,就该把房顶翻新遍!嗐,净特么赶工期了!”
“啪的一声,车间副主任给了他一脑瓜。
“有搁这发牢骚的功夫,还不如把你旁边的漏雨点收拾了!”车间副主任面有不虞,接著又大声喊道。“大傢伙儿都听好了,咱们西药第一车间拿过了两次月先进!这一回虽说不是搞生產,但咱们在这场暴雨中的表现也不能被他们给比下去!你们说是不是?!”
“是!”
不管是刚刚发牢骚的工人,还是远处忙碌著的工人,他们都异口同声的响应起来。
这时,有工人抹了把脸跑过来:“主任,原料区靠墙的两侧有雨水渗了进来。”
“严重不。”话刚出口,车间副主任就后悔了。不严重的话,能把工人急成这样?
“走,咱们过去!”
建国初的老厂房,大多是红砖、灰泥、斜字坡房顶。漏雨倒还算不上什么大事情,可一旦室內墙面被渗透了,那就说明这侧的房顶出了问题!
“主任,就是这里。”
顺著工人手指著的方向,车间副主任仔细打量了过去。只见堆放原材料的角落两侧,一道道水线正沿著墙壁流淌下来,在地上匯聚成了一处小水洼。
“这地儿是不能再放材料了。”车间副主任斩钉截铁的说道。“你去喊几个人——多喊几个,咱们现在就把材料换个地儿!”
工人迟疑的道:“主任,这可是一百来吨吶——要不找些油纸遮一下吧。“
闻言,车间副主任蹲下了身子,拍了拍材料堆的底部。
“看到没?这底下都有了!打墙面渗进来的水,遮住材料上面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