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军的这一路上,周围很多卫所兵已经识趣地把对陆渊的称呼改成了“陆总旗”,哪怕是一些百户和那一两个千户,看到陆渊也是微微頷首行注目礼,虽然还有些矜持,但总算是把陆渊当个人看了。
自己现在是总旗,以后有机会做百户,然后。。。。。。
然后,这一切幻想都隨著城头上那个狗官的话开始破碎。
“本官是来追击倭寇的,你们要干什么!”
周荣主动策马向前几步,对著城墙上的那些人大吼一声:
“郑通判,郑崛,你当著这些个民兵再说一遍,你他娘的敢说我通倭?”
陆渊这才想起来,当下是大明而不是大宋,武官看到文官虽然也要第一头,但前者还真不用给后者当孙子。
大家是两个衙门的,军不管政,政不及军,对方那位通判张嘴就是扣一顶帽子过来,除非。。。。。。他有所倚仗。
周荣对著城头上的那些人骂了几句,忽然间转过头,策马走入卫所兵的人群里。
“弟兄们,寧波府的这些官儿惹出了事,让倭人在地方上胡作非为,杀了多少我们的父老乡亲,我们这个月辛辛苦苦的出去追击倭人,替他们擦屁股!但是。。。。。。”
周荣抬手指著城头的方向,吼道;
“这些官儿说了,现在我们成通倭的啦!”
人群顷刻间譁然。
陆渊也愣了一下,他本以为这位周指挥会想办法委屈一下,没想到竟然如此性烈,直接刚了上去。
本书首发读小说就上101看书网,101????????????。?????超顺畅,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大明嘉靖二年,地方、尤其是沿海一带的卫所兵制度其实早就崩坏了,当年大唐的府兵制从建立到崩坏其实也不过才经歷了两三代天子,更何况大明从开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將近两百年的时间。
真要让这些卫所兵上阵廝杀,正面对敌,他们大概率是不行的,但若是让他们咋咋呼呼帮场子,尤其是故意把利害关係都说给他们听了之后,这群卫所兵当即就“炸”了。
更何况,这群卫所兵大部分还都是寧波府的本地人,你敢给他们扣上通倭的帽子,就等於是提前给这些人以及他们的一家老小判了死刑。
而这时候,城头上的那些民兵忽然都鼓譟起来,有人指著远处,就连那位郑通判也一下子按住城墙,似乎很是紧张。
从车厩山到鄞县之间,有一条慈谿,是当地人用水和乘船的重要水路;
现在,慈谿的尽头处忽然出现了一条条船只,顺著河流直衝鄞县的城墙而来!
在城头上那些没见过世面的民兵看来,这一幕的衝击已经相当大了。
陆渊还记得,当初周荣分了一路兵马提前走水路去前面围堵倭人,但是等击溃谦道宗设的伏兵之后,他就再也没从周荣嘴里听到这支兵马的去向。
现在,倒是知道了。
周荣发出一声冷笑,他死死盯著城头上的那些人,振臂高吼:
“开城门,我要见知府!”
他身边的那些亲兵和数百名卫所兵跟著大吼大叫起来,很快,就变成了一股暴躁却又带著“节奏感”的喧譁。
“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