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是否会再度重演 > 第九十章 毒药的诞生(第1页)

第九十章 毒药的诞生(第1页)

山城重庆的清晨,依然被浓重的雾气笼罩,將远山近楼化作模糊的剪影。物资委员会的办公楼內,空气却比往日更加凝滯。走廊上,皮鞋敲击大理石地面的声音都变得小心翼翼,仿佛怕惊动了什么潜伏在暗处的庞然大物。

苏明远坐在他宽大的办公桌后,指尖轻叩著桌面。他面前的文件堆积如山,全是关於“磐石”项目设备批次核对和库存流向的报告。每一份报告,都像一把无形的刀,在“刮骨”那双冰冷的眼睛之下,被反覆剖析。他知道,从他送出那几份“督办函”开始,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无限放大,任何微小的破绽,都可能引来“刮骨”那无情的“剔骨刀”。

昨夜,沈砚之已將那块带有“国父之泪”的母版送来。包裹母版的丝绒,还带著地下密室特有的潮气和沈砚之指尖残留的金属味。那是一滴凝固的泪,也是一把锋利的刀,现在,这把刀需要被淬火,被磨礪,最终,刺向敌人的心臟。

苏明远端起桌上已经凉透的茶水,一饮而尽。喉咙的乾涩並未缓解,反而更加剧了內心的紧绷。他知道,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机会,一个看似正常、实则暗藏玄机的机会,让那块带有致命瑕疵的母版,在“刮骨”的眼皮底下,完成它第一次的“演练”。

机会,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日常中。

上午十点,例行的生產调度会议。苏明远准时抵达会议室,面色平静,手中只拿了一份简短的日程表。会议室里,除了物资委员会生產部、財务部、运输部的主要负责人外,还有几张陌生的面孔——那是“刮骨”安插在各部门的“剔骨刀”,他们像幽灵般无声地记录著一切。

“各位,今天的会议,主要是核对当前法幣印刷的进度,以及筹备下一批次的原材料採购。”苏明远的声音低沉有力,不带丝毫情绪。他瞟了一眼坐在会议桌角落里的生產部副主任李维,一个五十开外、唯唯诺诺的胖子。李维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李副主任,上周提交的报告显示,新的凹版雕刻已完成,但尚未进行试印。这是何故?”苏明远將一份文件轻轻放在桌上,声音里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

李维的身体猛地一颤,他连忙拿起手边的报告,结结巴巴地解释:“苏副主任,是这样的……这次的凹版,据说工艺上有了些微调整,我们……我们生產部担心贸然试印,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耗。所以想等財政部那边批示新的纸张和油墨配方,再一併进行。”

“荒谬!”苏明远眉峰一蹙,手中的笔重重地敲击桌面,发出清脆一声。“前线战事吃紧,物资调拨刻不容缓。印刷法幣是保障军需的重中之重,岂能因这些无关紧要的担忧而延误?所谓『工艺调整,难道不是更应该通过试印来检验吗?”

他將目光转向財务部,冷声问道:“財政部新的批示,何时能下达?”

財务专员的脸色有些为难:“苏副主任,財政部那边,孔部长最近事务繁忙,对新一批次的审批,恐怕还要一些时日。”

苏明远眼底深处,一丝精光闪过。他要的就是这个“时日差”。新批次原材料的“审批延误”,是他操作的关键。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更为严厉:“既然如此,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李副主任,我命令你,立刻安排对已完成的凹版进行『小批次、限定数量的试印!使用现有的,库存中质量最优的纸张和油墨,检验新版的印刷效果。这是一次纯粹的技术性测试,不计入正式生產批次,但必须立刻执行。”

他强调了“小批次”、“限定数量”和“技术性测试”,这几个关键词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了每一个与会者的心里。这样既能避免引起“刮骨”对大宗调动的怀疑,又能为他接下来替换材料找到合理的藉口。

李维擦了擦额头的汗,他知道苏明远这话的份量。在物资委员会,苏明远虽然年轻,但其背后戴笠的影子和在“磐石”项目中的权威,让所有人都不得不忌惮三分。

“是……是!苏副主任,我这就去安排!”李维哆哆嗦嗦地应下。

“还有,试印结束后,所有不符合標准的废钞,必须严格按照销毁程序处理,不可有任何遗漏。”苏明远最后补充了一句,声音不大,却让在场所有人再次绷紧了神经。这表面上是严苛的规定,实则却是为他自己后续的行动,设下了一道看似坚不可摧的“保护伞”。

会议散去,苏明远没有立刻离开,他走到窗边,看著薄雾渐散的城市。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入大院,停在“刮骨”办公室楼下。车门打开,一个身穿黑色西装的年轻人快步下车,手中提著一个扁平的公文包,径直走进了“刮骨”的办公室。

那是“剔骨刀”小队的队长,代號“隼”。他的到来,预示著“刮骨”又將有新的动作。苏明远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他知道,“刮骨”一定正在通过“隼”传递指令,或者,正在对他刚才在会议上的表现进行著某种分析。

“捉迷藏的游戏,现在才刚刚开始。”他低声自语。

印刷厂位於重庆郊区一处隱蔽的山谷中,四周高墙电网,戒备森严。这里是国民政府法幣的命脉所在,每一批纸张、每一桶油墨,甚至每一个工人,都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监控。

李维副主任带著苏明远的指令,回到印刷厂,脸色铁青。他召集了几个心腹技术员,將苏明远的命令层层下达。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一次吃力不討好的任务。没有新的审批,没有明確的材料配方,只是“试印”,却要承担一切风险。

下午三点,苏明远出现在印刷厂的监督办公室。

空气中瀰漫著油墨和纸张的独特味道,混杂著机器运转的低沉轰鸣。透过厚重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印刷车间內,几台巨大的印刷机正缓缓转动,一叠叠雪白的纸张被捲入机器,又吐出带著墨香的半成品。几个身穿制服的工人,在机器旁紧张地忙碌著。

监督办公室里,除了李维,还有两名身穿便衣的男子,他们一言不发地坐在角落,目光如炬,那是“刮骨”的“剔骨刀”。

苏明远对他们视若无睹,径直走到李维面前。

“李副主任,试印进展如何?”苏明远的声音,甚至盖过了机器的轰鸣。

李维抹了抹额头,指了指桌上几张刚刚从生產线上取下的样钞:“苏副主任,新版母版雕刻精良,印刷效果远超预期。你看,国父头像栩栩如生,底纹也极尽细致。”

苏明远拿起样钞,戴上隨身携带的放大镜。他凑近,仔细审视著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在左眼角下方,那滴由沈砚之倾注心血刻画的“国父之泪”,此刻还只是一个若隱若现的墨点,被底纹的复杂线条完美地掩盖著。在普通光线下,肉眼根本无法察觉。

“瑕疵版”偽钞的生產,不能仅仅依靠母版上的微小瑕疵。纸张和油墨,同样是关键。苏明远知道,沈砚之的“泪痕”虽然已成,但若要在后续的流通中发挥效用,纸张的吸墨性、油墨的著色度、甚至印刷时的压力,都必须达到一个精妙的平衡,既能模糊这滴泪,又能在特定光线下,让它现形。

“嗯,確实不错。”苏明远点头,將样钞放回桌上。他转头看向身后的一个技术员,问道:“这次试印,採用的是哪一批次的纸张和油墨?”

技术员立刻回答:“报告苏副主任,纸张是上次从美国进口的维达纸业c级特供纸,油墨是德国汉高最新配方的凹版油墨。都是现存库存中最好的批次。”

苏明远微微蹙眉:“维达c级纸?上次『磐石项目核心文件的试印,反映这种纸张的吸墨性似乎略有不足,细节容易模糊。汉高油墨虽然著色力强,但乾燥速度过快,对凹版印刷的精细度,恐怕也有影响。我记得库存中,应该还有一批从英国进口的『女王牌纸张,以及日本制『樱牌油墨吧?”

李维脸色一变:“苏副主任,那两批材料,都是多年前採购的,主要用於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普通文件印刷。『女王牌纸张质地偏硬,吸墨性太好,印刷出的线条边缘容易过实,而『樱牌油墨……它的稳定性一直不佳,容易出现色差。所以我们通常不会用它们来印刷法幣这种高精度要求的文件。”

苏明远冷笑一声:“高精度?难道不是更应该在试印中,检验各种材料的適应性吗?如果法幣印刷,只能用最高级的进口材料,一旦战时补给中断,岂不是要坐以待毙?李副主任,作为物资委员会,我们必须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

他声音提高了几度,眼中闪烁著不容置疑的光芒,直刺李维的瞳孔。

“我命令你,立刻將这两批旧库存材料调拨过来,进行一次『对比测试。就用这块新的凹版,各印刷一小批样钞,对比其在不同材料下的印刷效果。我要一份详细的报告,评估其在极端情况下的可用性!这,同样是本次『技术性测试的关键环节!”

“可是……”李维还想爭辩。

“没有可是!”苏明远声音骤冷,语气中带著不容置喙的威严,“这是为战时特殊情况做的备用方案,任何人不得阻挠!如果你无法执行,我可以立刻向戴局长匯报,让督察室来处理此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