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是否会再度重演 > 第四十六章 雾都的脸(第1页)

第四十六章 雾都的脸(第1页)

陈响並没有吹牛。

当c-47运输机如同醉汉般衝破厚重的云层,开始降低高度时,一场真正的“摇滚”开始了。飞机在峡谷间穿行,机翼几乎是擦著墨绿色的山峦掠过,每一次气流的顛簸,都让机舱內的人有一种心臟被无形之手攥住的失重感。

苏明远死死抓著座椅边缘,脸色煞白,连陈响的那只哲学鸡“老庄”,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凝重,停止了踱步,將头缩进了翅膀里。

唯有沈砚之和林秀芝,依旧保持著令人费解的镇定。沈砚之甚至还有閒暇,透过舷窗,观察著下方那座在浓雾与薄靄中若隱若现的山城。

终於,隨著机身一次剧烈的震颤,飞机重重地砸在了跑道上。在经歷了一段漫长而刺耳的轮胎摩擦声后,这个钢铁巨兽总算驯服地停了下来。机舱门打开,一股混杂著潮湿泥土、煤烟和辣椒味道的空气,立刻涌了进来。

这就是重庆的味道。

陈响吹著口哨,拎著他的鸡笼子,第一个跳下飞机。“欢迎来到重庆,各位『国宝!”他回过头,衝著眾人咧嘴一笑,“我陈响的飞行体验,还不错吧?”

没人回答他。苏明远正扶著舱门,弯著腰乾呕,脸色比机翼的金属蒙皮还要苍白,刚想抬头反驳陈响,却又被胃中的翻涌拉了回去。

飞机停靠在一处极为隱蔽的军用机场。舷梯下,没有欢迎的人群,只有几辆黑色的福特轿车,和一群穿著中山装、眼神锐利、腰间鼓鼓囊囊的精干男子。为首的一人,年约四十,面容刻板,鼻樑上架著一副金丝眼镜,气质阴沉,与陈响的张扬形成了鲜明对比。

“方科长,一路辛苦。”那人对方豪微微点头,语气平直,听不出任何情绪,“戴老板已经在公馆等候了。”

方豪与他握了握手,介绍道:“这位是罗秘书,戴老板的机要秘书。”然后,他又对罗秘书介绍道:“这位就是沈砚之先生,以及他的夫人林秀芝女士,和苏明远先生。”

罗秘书的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扫过,像是在评估货物的价值。当他的视线落在沈砚之身上时,多停留了两秒,嘴角牵动了一下,算作是打了招呼。他对方豪说:“人交给我吧,方科长可以先回处里復命。”

“不必了,”方豪摇了摇头,“戴老板吩咐过,我要亲自把三位安顿好。”

罗秘书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意外,但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从机场到市区的路,崎嶇而顛簸。苏明远透过车窗,第一次真实地看到了这座战时陪都的模样,他所受到的衝击,远比高空的气流要剧烈得多。

这座城市,仿佛有两张截然不同的脸。

一张脸是英雄的。隨处可见的防空洞入口,如同城市身上的无数伤疤;残垣断壁之间,用竹竿和油布搭起的临时建筑鳞次櫛比;街道上,“抗战到底”、“还我河山”的標语,虽然被雨水冲刷得有些褪色,却依旧能看出书写者那份同仇敌愾的激昂。穿著各式军装的士兵,脸上带著硝烟的痕跡,迈著坚定的步伐,与挑著担子、艰难前行的普通民眾,共同构成了一幅坚韧不屈的生动画卷。

而另一张脸,却是墮落的。就在那些破败的棚户区不远处,一栋栋装饰华丽的西式公馆,被高高的院墙圈了起来。穿著体面、油头粉面的男女,从擦得鋥亮的进口轿车上下来,谈笑风生地走进那些掛著“xx同乡会”、“xx俱乐部”招牌的奢华场所。空气中,不仅有麻辣火锅的香气,还飘荡著法国香水和雪茄的靡靡之味。

英雄与墮落,苦难与奢靡,被一条条崎嶇的石板路,如此荒诞却又真实地分割开来。苏明远甚至看到,一个衣衫襤褸的小女孩,赤著脚,眼巴巴地望著一个穿著蕾丝洋裙、正在舔著奶油冰棍的富家小姐,那眼神里的渴望与麻木,像一根针,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他原以为,大后方是民族的希望所在,是一片纯粹的、为了抗战而眾志成城的净土。可眼前的一切,却像一盆冰水,將他从上海带来的那一腔热血,浇得半凉。

车队最终在一处位於半山腰、戒备森严的院落前停了下来。这里绿树成荫,环境清幽,与山下的嘈杂判若两界。院门上掛著一块黑色的木匾,上面是三个鎏金大字——“山城静苑”。

名字风雅,但门口荷枪实弹的卫兵和院墙上拉著的铁丝网,都在无声地诉说著,这里並非一处寻常的宅邸。

眾人下车,方豪走在最前面,引领著他们穿过庭院,走进一栋两层高的西式小楼。楼內的陈设算不上奢华,但一应俱全,打扫得一尘不染。

“三位,”方豪停在客厅中央,他的语气恢復了最初的职业化,“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们在重庆的家。为了各位的安全,没有我的允许,请不要擅自离开静苑。生活上的一切需要,都可以告诉外面的勤务兵。”

名为“家”,实为囚笼。

“戴老板今晚有重要的会议,”罗秘书在一旁补充道,“他交代,请三位好好休息。明天,他会亲自登门拜访。”

说完,罗秘书便带著他的人转身离去,留下方豪和他的几名下属。

方豪为三人分別指派了房间。苏明远的房间在一楼,沈砚之和林秀芝的房间则在二楼相邻的位置。当沉重的木门在他们身后关上时,旅途的疲惫和精神上的重压,才如同潮水般真正袭来。

苏明远背靠著冰冷的房门,缓缓滑坐在地。他从口袋里颤抖著掏出那块怀表,摩挲著冰冷的表壳,前所未有的恐惧与责任感,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军统的人以为,他们捕获的,是沈砚之那颗无价的大脑。

可他们根本不知道,真正能决定这场战爭走向的、那张描绘著国家地下血脉的地图,此刻,正静静地躺在他的掌心。

而在二楼,沈砚之正站在窗前,默默地注视著院子里那个不苟言笑、如同钟錶般精准地指挥著卫兵布防的男人。那人正是方豪的副手,代號“钟錶匠”。

林秀芝走到他的身边,轻声问道:“在想什么?”

沈砚之的目光,越过“钟錶匠”,越过高墙,投向了那片被万家灯火与浓雾笼罩的、巨大的、充满未知的城市。

“我在想,”他的声音低沉而平静,“这座城市,和上海一样,都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只不过,这里的墙更高,雾更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