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插了进来:
“爹爹说东家常有惊人之想,今日瓔珞真是开眼了!”
只见赵瓔珞穿著一身利落的胡服,不知何时已来到旁边,听得入了神。
她好奇地拿起那根铜管,仔细端详:
“可是东家,如此复杂盘管,热力能否均匀?若一处极热,一处却凉,岂非徒劳?”
徐长青讚许地看了她一眼,这个问题切中要害。
“瓔珞小姐问得好。故盘管之疏密、走向,需经过精密计算。靠近热源入口处需稍密,远端可稍疏。且在地砖铺设之前,还需在盘管之上均匀覆盖一层石灰混合细沙的保温层,既能保护铜管,亦能使热力缓慢均匀上传。”
他顿了顿,看向两位老师傅,语气变得极为郑重:
“此事乃我清泉总號核心之秘,亦是对二位手艺极限的挑战。若成,则二位师傅之名,必將隨此地热奇技传遍汴京匠作行!若不成,所有损耗,我一力承担,工钱照付!”
“只问二位,敢不敢与我共试此奇技?”
激將法加上巨大的名誉诱惑和兜底的承诺,终於点燃了两位老师傅心中的匠人之火。
张师傅一咬牙,猛地一拍大腿:
“干了!东家如此信重,俺老张就是把眼睛焊瞎了,也给您把这铜管网接得滴水不漏!”
李师傅也深吸一口气:
“老夫负责的地面平整和砖缝密合,也绝不给这地热系统拖后腿!”
“好!”
徐长青抚掌大笑:“所需物料、人手,儘管开口!我要的是百年工程!”
接下来的日子,工地一角专门辟出了铜管焊接区,炉火日夜不熄。
张师傅带著几个徒弟,全神贯注,认真处理每一根铜管的接口。
压力测试的水流声时而响起。
赵瓔珞几乎日日泡在工地,尤其喜欢看铜管焊接和测试。
她不时好奇提问:
“东家,如此烧火耗煤必定巨大,后院堆场可能容纳?”
“已命人多备燃料砖,並设计了新的省柴灶膛。
且地热一旦运行,整日不息,实则比各屋单独烧炭盆更省燃料。”
“那水温如何控制?岂非一直滚烫?”
“灶膛出口处设一分流混水阀,可掺入冷水调节温度!”
一问一答间,赵瓔珞眼中的光彩越来越盛。
她看到的不仅是奇技淫巧,更是一套环环相扣、深思熟虑的系统工程。
徐长青在她心中的形象,越发变得深不可测,那点因父亲而產生的微妙不服气,早已化为由衷的惊嘆和强烈的好奇。
她看著徐长青与工匠们热烈討论时那专注而自信的侧脸。
看著他隨手画出那些精巧构件时流畅的线条。
心中第一次模糊地觉得,这个男子,与她以往见过的所有商贾、才子、甚至官员,都截然不同。
他的世界,似乎更大,更辽阔,充满了她无法想像却又无比嚮往的可能性。
而自己选择留下,或许是她这辈子做过最正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