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总號开业在即。
诸事繁杂。
但徐长青並未忘记在此前危机中施以援手的两位贵人。
於情於理,他都需亲自登门道谢,並奉上开业请柬。
徐长青备下的谢礼颇费了一番心思。
给苏先生的並非金银俗物,而是一套精工打造的黄铜包银的格物套装:
包括一套標准砝码、
一把可精確到分的象牙秤桿、
一个带有放大镜的罗盘、
以及几只造型精巧的琉璃烧杯和导管。
另有一小罐特製的静心凝神香丸,是以沉香、檀香、琥珀等研磨製成,助人寧神。
苏先生依旧在书房接见了他。
看到徐长青奉上的礼物。
尤其是那套格物工具,他那古井无波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细微的讶异和欣赏。
“晚辈此次能度过难关,全赖先生日前点拨之恩。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聊表谢忱。”
徐长青恭敬行礼,言辞恳切。
苏先生拿起那杆象牙秤,仔细端详其刻度,微微頷首:
“心思奇巧,学以致用,甚好。”
他放下秤桿,目光转向徐长青:
“风波虽暂息,然树大招风之理,你当深悟。”
“晚辈明白!”
徐长青肃然道:
“经此一役,晚辈深知唯有自身根基稳固,方能立於不败之地。日后定当更加谨言慎行,专注经营。”
“嗯!”
苏先生沉吟片刻,似是不经意地问道:“听闻你打通了洛阳官窑的线?”
“是,侥倖得傅大师青眼。”
“傅宽之確是匠作大才,性子虽拗,但惜才。你能得他相助,是你的造化。”
苏先生淡淡一句,却显示出他对远方人事的了如指掌。
“漕司陆判官那边,近日清理了几名与行会勾结,盘剥商户的胥吏。风气为之一肃!”
徐长青心中一震,知道这是苏先生在告诉他,之前的陈情书已然奏效,且效果比他预想的更好。
他连忙道:“此乃朝廷洪福,陆判官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