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这堵墙非承重,可打通,届时在此处设一月洞门,掛上竹帘,既分隔区域,又显通透。”
“李师傅,此地需砌一排水暗沟,引至巷外主渠,务必保证通畅,绝不积淤。”
“王匠人,这几间雅室的地板,请务必铺设得略高於外间,下留空隙,我日后有用处。”
……
工匠们起初对这个年轻东家亲力亲为还有些不以为然。
但几番接触下来,发现他虽年轻,所言却皆在点上,甚至有些做法闻所未闻,细想之下又极为巧妙实用,不由得渐渐收起轻视之心,认真按照他的要求施工。
打通墙体是整个工程的关键。
当那隔开两家店铺的砖墙被敲开第一个窟窿时,明亮的光线从另一边透来,仿佛也照进了徐长青的心里。
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格局正在眼前缓缓展开。
老店就是原清泉浴堂的位置,被定位为“大眾沐汤区”,保留並优化了原有的两个主要浴池,更注重实用和高效。
新店则被规划为“雅享休憩区”。
原本的大堂被改造得更为开阔舒適,设置了雅致的桌椅,提供更好的茶点,专供会员等候和浴后休憩。
原先的几个独立雅间则被升级为“精品沐浴房”,不仅空间私密,还计划引入更高级的设施和服务。
徐长青特別嘱咐刘叔,在几间最好的雅间地下,用陶管巧妙铺设了迂迴的烟道,出口连接著外部特意加砌的灶口。
这是他规划中的“地火龙”,参考东北的热炕,冬日里可在外部烧火,热气通过烟道烘暖整个雅间,虽比不上现代地暖,但在此刻,已是超越时代的奢华体验。
“少东家,这是要给房间取暖?”
瓦匠刘叔看著那复杂的陶管布局,惊讶不已。
“嗯,冬日沐浴,最忌寒冷,有此设施,雅间当可四季如春!”
徐长青解释道。刘叔嘖嘖称奇,干得越发卖力。
与此同时,人员招募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徐伯通过老关係,果真请来了两位手法老道的搓澡师傅,一位姓孙,一位姓赵,都是老实本分人,试过手艺后,徐长青颇为满意,定下了比市面略高的工钱,外加提成。
石娃正式出师,开始独立接待要求搓背的客人,虽略显青涩,但手法得了徐长青真传,態度又极认真,倒也收穫不少好评。
小学徒柱子则负责更多的杂务。
徐长青甚至托人物色了两名手脚麻利,面容乾净的妇人,准备培训后负责雅间的服务和清洁工作。
此举引来一些迂腐之人的私下非议,但徐长青一概不理。
这日,徐长青正与刘叔验收新砌的灶台,忽见徐伯引著一人走来,竟是多日未见的张文人。
他今日未穿长衫,反倒是一身利落的短打扮,身后跟著一个同样衣著乾净,眼神灵动的少年,约莫十五六岁年纪。
“徐掌柜,忙著呢?”
张文人笑著拱手。
“张先生,您今日这是?”
徐长青连忙回礼。
“哈哈,听闻徐掌柜生意扩张,广纳贤才,我这不成器的族弟,名唤张宏,读过几年书,算盘也打得精熟,人还机灵。我知徐掌柜此处必有帐目管理之需,特带来毛遂自荐,不知可否赏口饭吃?”
张文人说得爽快,將那少年推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