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一的目光落在那个“仁”字新写了一横,变成的“仨”字上。
几秒钟后,他抬起眼,看向欧阳自奋。
“你倒学会了。”李道一的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
“学会什么?”欧阳自奋一愣。
“随缘取相。”李道一伸出食指,指尖虚虚地点在纸片上那个新写的“仨”字上。
“你添这一横,并非随意。”他的指尖移动,落在那新增的一横上。
“此横,笔首,墨浓,力透纸背。非是补缺,而是立意。你心中所想,是‘三’。”
欧阳自奋心中一动,没说话,等着下文。
李道一的手指继续移动,这次指向了“仨”字的左边部分。“人旁依旧。”
他的手指最后点在了“仨”字右边的那个“三”上,尤其是指尖落在了中间的一横。
“你这一横,添得巧。恰好,应了我名字里的‘一’。”
欧阳自奋瞳孔微微一缩。
李道一收回手指,目光平静地看着欧阳自奋:“你写‘仨’,心中立意是‘三’,却将我名字中‘道一’的‘一’字,随缘添了上去。这便应了机缘。此字,该我为你而测。”
“仨字拆开,便是‘三人’”。
“三人?”欧阳自奋下意识地重复。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李道一声音平缓,“出自《论语》。”
“此相应在你身上。”李道一语气波澜不惊,“测字结果,大概指向是……你的老师要寻你了。”
“多久?”
李道一沉默了片刻,“顶多三日之内。”
“我的老师?三天内找我?”欧阳自奋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他几乎要嗤笑出声。
“王老?不可能!”斩钉截铁地摇头,语气里充满了绝对的自信。
“李大夫,这次你可真猜错了!我老师王平安教授,一周前就飞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一个国际的精神卫生学术峰会了。”
“行程安排得满满的,光是学术报告就有三场,会后还有好几家知名医学院和研究所的深度交流访问。”
“他亲口跟我说的,这趟出去,至少也得大半个月!现在才过去一周!他怎么可能回国?更不可能跑到淮江省这个三线小城来找我?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欧阳自奋说得又快又急。
好不容易找回一次场子了。
他有点得意地补充道:“你没出过国吧?国际航班,来回一趟光飞行时间就十几个小时,加上转机、会议日程,他这会儿人还在欧洲呢!这‘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回可有点…呃,不太准了。”
他努力把“离谱”这个词换成了“不太准”。
但脸上的表情更加得意了。
李道一什么也没说,重新闭上了眼睛。
双手再次搭回膝上,掌心向上。
呼吸悠长细微。
欧阳自奋被他这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淡定模样弄得有点不上不下。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说点什么来加强自己论点的说服力。
他想掏出手机,查查国际航班信息给李道一看,让他知道飞机从欧洲回国就要十几个小时。
就在他刚把手伸向裤兜里手机的瞬间——
手机铃声提前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