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出道一斋的小院子,一个身影就风风火火地闯了过来。
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身材壮实,穿着医院的蓝色保洁服,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
正是人民医院的保洁员,李道一当年在盘龙观的邻居,马金花。
“道一娃子!道一娃子!”马金花嗓门大,透着股子爽利劲儿,老远就喊开了。
李道一停下脚步。
“马阿姨。”
“哎哟,可算找着你了!”
马金花几步跑到跟前,把手里沉甸甸的编织袋往地上一放,叉着腰喘了口气,“我家那口子,老刘,你还记得不?盘龙观山下老刘家的!”
李道一点点头。
他当然记得,小时候在道观,山下的村民都认识。
“他呀,这不是来合川市工地上找活儿干嘛!昨儿个到的,在火车站附近工棚住下了。刚安顿好,就念叨起你来了!说小时候你师父老道长没少帮衬我们,道一娃子那会儿就爱吃咱山下自家种的大米!”
马金花说着,脸上笑开了花,弯腰把编织袋口拉开,露出里面白花花的大米,“喏!老刘特意让我给你带一袋!新米!今年刚打的。”
“咱们盘龙观山泉水浇的地,没打药,没上化肥,质量杠杠的!比城里买的香多了!他想着你在这儿,肯定念这一口!”
编织袋的米粒,在清晨的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确实是好米。
李道一看着那袋米,脸上没什么表情变化,但眼神似乎柔和了一瞬。他点点头。
“谢谢马阿姨,谢谢刘叔。费心了。”
“嗨!谢啥!自家东西!你吃着好就行!”马金花摆摆手,又看了看旁边的欧阳自奋,笑道,“欧阳医生,这米真的比你们城里人从超市买的米要好!”
李道一转身对欧阳自奋说道:“正好了,帮我拿着这袋米吧。”
欧阳自奋看着那袋足有几十斤重的大米,嘴角抽了抽。这都什么事儿?
大清早抄经抄错字,然后被支使着去超市买莫名其妙的药,现在又得扛大米?
李道一不管欧阳自奋,转身对马金花再次点头致谢:“谢谢马阿姨。替我向刘叔问好。”
“好嘞好嘞!你们忙!我还得去扫楼道呢!”马金花风风火火地转身走了。
欧阳自奋看着大米,想起了他和李道一约法三章的第二条,认命地弯腰,双手抓住编织袋口。
真沉。
他使劲一提,把袋子扛到肩上,大米压得他肩膀一沉。
李道一没看他,转身,沿着人行道往人民医院方向走。
欧阳自奋扛着米,赶紧跟上,心里嘀咕:不是说去超市买药吗?这方向是往医院啊?
走了几步,他实在忍不住,侧头问:“道长,超市……在另一边吧?”
他记得附近最大的超市在反方向。
李道一脚步没停,目光随意地扫过欧阳自奋肩头沉甸甸的米袋,语气平淡:
“不用去了。”
“啊?”欧阳自奋脚步一顿,差点被肩上的米袋带个趔趄,“不去超市了?那药……”
李道一没再解释,只说了两个字:“走吧。”
“本来,我打算去超市,也是为了买米。”
“现在马阿姨送来的大米,还是盘龙观种的,这是天意。超市,就不用去了。”
欧阳自奋彻底懵圈。
超市不用去了?
药也不用买了?
对,这家伙刚说什么来着?去超市原本也是为了买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