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支家败亡史
好多年前,花瓶村李伯伯的爹妈带着全家迁走的时候,把老房子卖给阿达外祖家(阿达的外祖家也姓李)。如今,那座老屋仍在,但新屋主家庭成员七零八落,并不旺盛。
大概10多年前,李伯伯的父亲过世,步入夕阳之年的李奶奶便生出回乡养老的想法。几个儿女于是又在花瓶村选址,斥资造屋,给李奶奶盖了座小小的院子,外面种菜,里面养花,还能放几只小鸭小鸡到处跑的那种。
故事正式开启之前,我先赞美下李奶奶。她老人家真是太牛了,奔百的人,会聊时政、会讲故事,还会包粽子,一个个捆得跟炸药包似的,结实有型,大小适中。
老人家很健谈,特别是你安静地看着她,且偶尔帮她理绺发丝擦个汗的情况下,她能把全村男女老少兴衰荣辱都明明白白讲给你听。
这里截取其中一段来写。
◇01◇
花瓶村有户人家姓支。
老支夫妇跟李奶奶同辈,年纪也相仿,育有四儿二女。这四儿二女,跟李伯伯同辈,年纪也相仿。
然后他们的第三代,年纪又跟李子甜相仿。
第四代,就跟李子甜的小孩年纪相仿。
总之,他们家目前跟李家一样,都是四代同堂。
几十年前,当李奶奶和李爷爷为了节约资源供儿女读书,全家节衣缩食,几年都没吃过一顿干饭的时候,老支夫妇为了能让全家顿顿都吃上比左邻右舍更好的饭菜,穿上比全村人档次更高的衣服,甚至为了走出家门时,可以将脑袋仰成高傲的望天状,他们二位可以让所有儿女都目不识丁。
那时候,老支夫妇是极端瞧不起李家的,支老太甚至生出奇怪的错觉,觉得自己一家吃得好穿得好,就应该比一般穷嗖嗖的小百姓更体面更有特权,何况她还有四个身强体壮的儿子。所以当年她要是看谁不顺眼,立即就能甩一句:“以我们家这条件,就是弄死个把人,我谅你也翻不起波浪来。”
大概40多年前,有阵子水灾虫灾导致粮食严重欠收,支老太的大儿媳坐月子没奶水,孙子嘴挑,饿得嗷嗷叫,也不肯喝一口玉米渣渣汤。
村里家最破人最穷的孙老太好心给支老太出主意,让支老太跟她一起外出要饭,如果要到大米就送回来给儿媳妇熬米汤喝,细粮比粗粮催奶快。
支老太一听,当场就把孙老太给怼了回去:“讨饭?那是你才干得出来的。像我这样的门户,明儿就给媳妇熬猪蹄汤喝!”
在花瓶村隔壁一个村庄有户人家,养了一个智力低下的残疾儿子,生活勉强自理,没有劳动能力,年过而立尚未婚配。旧时农村都靠劳力吃饭,正常人家的姑娘谁愿意嫁给一个不能劳作的傻子呀?
支老太愿意!
在一个月黑风高夜,她主动找上人家,愿意把小闺女嫁给傻子。因为傻子爹妈拥有一头几十斤重的小乳猪!
在支老太前往傻子家商议以人换猪之前,这事儿他们老两口也和四个儿子商量过,小闺女生得又矮又瘦,在家也干不了多少活,吃饭的时候还爱吵吵嘴,少一口都不行,用她换猪最合适,毕竟有了猪,就等于儿媳将会有奶水,有了奶水,孙子才能活下去!
支家上下一致表决通过这件事的时候,人人面容悲戚。
养猪那家经过思考,也给了答复,用人换猪可以,但他家只愿意出半个猪,另半个得留下自家吃。
支家又同意了。
一手交肉,一手交人。支家小闺女呼天抢地不肯走,全家劝得泪水涟涟:“为了大侄子,你就受次委屈吧,娘家不会忘了你的,日子不好过了,有事尽管回娘家,有四个哥哥为你撑腰呢。”
分到肉的当晚,支老太大展厨艺,锅烧热,倒油,切好的葱姜蒜往锅里一推,肉用大铁勺仔细翻来炒去,一块都不能有遗漏。
香味引来全村猫狗在支家周围追逐嬉闹。躺在床榻上坐月子的媳妇,闻着肉香,心头五味杂陈,有期待,有满足,有感动,有得到偏爱后的傲娇,唯独没有一丝生而为人的愧疚。
大锅肉和杂碎熬好之后,盛了满满一大洗脸盆。支老太忙活半天,脸都忙黑了,看着几个眼冒绿光的儿子,她老人家犹如指挥千军万马的阵前总指挥:“这么油的东西产妇哪里能吃,这吃下去得捧多大火呀,女人火气旺,产出来的奶娃也不能喝,这肉还是咱吃了吧,赶紧的。”
于是,她率领老头和四子一女,把一大盆肉吃得精光。吃肉的时候,支家老少人人一脸欢欣鼓舞。住在隔壁的儿媳左等右等不见肉来,等她主动寻来,汤都不剩一口。
没吃到肉的儿媳妇寻死觅活,大吵大闹,半夜拿着铜盆绕着全村敲,控诉支家老少不是东西,拿亲生闺女换猪肉,还不给产妇吃。
与此同时,被卖入婆家的支家小闺女,因为抵死不肯入洞房,被公婆和弱智丈夫合伙打得奄奄一息,耳朵也因此失聪,雷劈屋角她都听不到。
在花瓶村及周边很大区域,支老太一家原本就算群人物,这下,更是声名鹊起。——骂名也是名。
我们对人性最大的误会,就是以为只要是人,多少都会有点良心。
被推入火坑的支家小女儿,因为身形瘦小,承担不了重活,加上脾气倔强不肯对公婆和丈夫千依百顺,且被他们打聋了耳朵经常听不到他们发号施令……日子过得如同刀尖起舞,步步血泪。
她被打急了,也会往娘家跑,当初说好的有困难找哥哥,并无一人兑现。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