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尹修捂着脖子上的咬痕,脸色微微发沉。
不说喜欢,也不说不满,只是吃饭的时候刻意往上拽了拽衣领的动作越发频繁。
就像他人一样,什么事都埋在心里,不和旁人倾吐,然后在行动上无声发泄着情绪。
段时凛攥紧了大衣口袋里的戒指盒,直到尹修离去都没有拿出来。
她忽然觉得很没意思。
仔细一想,以前醉心工作的她好像从没将这些细节放在眼里。
尹修对她的真实看法,她几乎没关注过。
那时两人相濡以沫,为了有更好的生活,高三刚毕业段时凛就开始了创业之路,大学时更是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兼顾自己跟尹修两个人的学费和生活费。
赚钱是段时凛确信能改变她命运的唯一生路。
然而,完全摆脱了以前的贫苦生活后,她跟尹修却没有如当初预想的那般更加相爱。
尹修不回家,段时凛也就没继续在京禾湾住。
里面到处充斥着两人曾经一起生活过的痕迹。
情侣水杯,双人枕头,衣柜里满满当当都是自己给他买的衣服,墙上挂着他们一起拍的写真……
一个人住在那儿,对段时凛而言,太过残酷。
没过多久,郗美央教授忽然失踪,段时凛回家路上莫名遭到暗袭——一颗子弹穿过前挡风玻璃射进来,打在了空荡荡的副驾驶座椅上。
彼时正值敏感时期,深知事态不妙的段时凛索性搬去了甸林港,一直住到现在。
京禾湾那套房子搁置了半年,但现在,段时凛想回去处理一些东西。
得令后,司机发动了车子,朝着京禾湾驶去。
路上,段时凛打开手机,翻开了昨晚喝醉前发出的那封短信。
——“尹修,分手吧,我们走不下去了。”
这条分手短信静悄悄地躺在“已发送”文件夹里,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二个小时。
寥寥几字,粉碎了段时凛这13年来的所有幻想。
收件箱和来电列表里空空如也。
没有任何回应。
段时凛也不期待尹修有什么反应,他整日泡在实验室里,忙起来十天半个月都不会看手机一眼,即便是打电话过去,接听的也一般是尹修的助手,而不是他本人。
两人见面的日子屈指可数。
而从今以后,都不会再见了。
到了京禾湾,段时凛顶着飘雪独自上了顶楼,没带助理和保镖。
当初买房子的时候,许是蜗居地下室的那半年给她带来了不小的阴影,又或许是一定要证明什么的固执,段时凛越发向往舒适自在的环境,于是入手了这套复式大平层。
坐北朝南,冬暖夏凉,距离化工院就十几分钟的车程,从装修到家具全是她亲力亲为。
到了晚上,阳台上的落地窗可以清晰眺望远处城市的繁华夜景。
段时凛将这里布置的温馨美满。
暖色调的窗帘,绿意盎然的盆栽,一进门就能看到展览柜里两人的奖杯和荣誉证书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靠近门的一侧是段时凛的,从左往右依次是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模范代表、福布斯最佳华邦CEO、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而另一侧则是尹修的,从外往里,化学工程学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华邦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陈列奖,张家界奖……
那是他们过去取得的荣誉,亦是两人成功人生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