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徐如虎和苏晓晴约好去看家具。苏晓晴兴致勃勃地挑选着沙发和床,徐如虎则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看一眼手机。
“如虎,你看这款沙发怎么样?布料很舒服,颜色也温馨。”苏晓晴拉着他问。
“啊?哦,挺好,你喜欢就行。”徐如虎敷衍道。
苏晓晴察觉到他不对劲,挽住他的胳膊,关切地问:“你怎么了?魂不守舍的,是不是工作太累了?”
“没,没什么。”徐如虎连忙摇头,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道,“就是……唐哥交代我点事,下周要跟他去趟省城,办点事。我在想需要准备什么。”
“去省城?办事?”苏晓晴眨着大眼睛,好奇地问,“是公事吗?要去几天呀?”
“算是……公事吧。一两天就回。”徐如虎含糊其辞,不敢多说。唐逸反复叮嘱过他,孙老专家的事要绝对保密。
苏晓晴见状,也没再追问,体贴地说:“那你自己在外面小心点,照顾好自己。”
心里却飞快地转着念头。
…………
周三上午,唐逸和徐如虎轻车简从,提前抵达省城。两人没有入住政府接待酒店,而是选择了一家离老干部活动中心不远、环境安静的普通商务酒店。
下午两点半,唐逸独自一人提前十分钟来到老干部活动中心。他没有直接去茶室,而是在阅览室附近佯装看报纸,暗中观察。
两点四十分,一位穿着朴素文山装、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身形清瘦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拄着一根拐杖,步履稳健地走进了茶室。正是照片上的孙老专家。
唐逸定了定神,在约定时间整点,走进了茶室。
“孙老,您好!冒昧打扰,我是小唐,省建筑协会的小唐。”唐逸快步上前,微微躬身,态度谦逊。
孙老抬起眼皮,透过老花镜打量了他一下,目光锐利而审视,语气平淡:“坐吧。协会的同志?有什么事,说吧。”
唐逸在对面坐下,双手将协会的“聘书”和一份准备好的、关于弘扬老一辈工程师精神的访谈提纲递了过去。
“孙老,协会正在筹备一个‘口述历史’项目,想请像您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讲讲过去艰苦岁月里,你们是如何克服困难、严谨求实搞建设的,给现在的年轻人树立榜样。”
“不知道您是否方便?”唐逸语气诚恳,绝口不提任何具体项目。
孙老接过“聘书”和提纲,随手翻了翻,没说话,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茶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开水壶轻微的沸腾声。唐逸的心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