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外国电影著作 > 第三节 波兰电影与基耶斯洛夫斯基(第2页)

第三节 波兰电影与基耶斯洛夫斯基(第2页)

借鉴《盲目的机遇》叙事结构的影片有两部。一是英国影片《滑动门》;二是德国影片《罗拉快跑》,以不同的内容表现命运主题。

英国影片《滑动门》(SlidingDoors,又名《双面情人》,1998),导演彼得·休伊特,主演格温妮斯·帕特洛。女主角海伦是个公关经理,与小说家男友杰瑞住在伦敦。她因意外遭到革职,比平常早回家。早10分钟和晚10分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经历。第一种是海伦碰上一个小女孩,错过了地铁,又遭到抢劫被送进医院。当她回到家时,杰瑞刚起床,正在洗澡。第二种是海伦避开了小女孩,搭上了地铁,她身边坐着的陌生男子詹姆斯非常迷人,令她怦然心动。当她回到家时,发现杰瑞和他的旧情人正躺在**。两个海伦最后都因车祸住院。生活开始了新一轮循环,首尾衔接。

《滑动门》剧照:两种结果

德国影片《罗拉快跑》(RunLola,Run,1998),导演汤姆·提克威,主演弗兰卡·波坦特。影片在圣丹斯电影节超越其他好莱坞大片获得最佳观众人缘奖。女主角罗拉的情人曼尼在地铁丢失了10万马克赃款,罗拉必须在20分钟内筹到这笔钱,才能救曼尼的命。电影表现罗拉奔跑、找钱和营救曼尼的三种过程和三种结局。

第一次奔跑结果,罗拉没有借到钱,她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第二次,罗拉从父亲银行抢到钱,在与曼尼相会时,曼尼被急救车撞死。两次死亡显出了叙事的戏剧性。第三次,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两人成为富人。情节出现大逆转。

《罗拉快跑》剧照:三种结局

三部影片都表现偶然性中的机遇,机遇决定命运。《盲目的机遇》具有突出的政治倾向性,主人公的三次选择与政治立场的左中右相联系。最终都没有好结果,暗含对波兰社会的讽刺。《滑动门》是浪漫轻松的爱情剧情片,主人公的两次选择与爱情生活联系。《罗拉快跑》是浪漫刺激的爱情惊悚片,主人公的三次选择与虚拟的行动联系。

《盲目的机遇》的三段情节依次展开,表现命运的三种可能性。《滑动门》的情节是把两种经历交叉剪辑,以戏剧中的相同时间剪接事件,给观众造成两种命运对比的效果。《罗拉快跑》将同一事件从三个不同角度重演一次,具有电子游戏玩过关的性质。一次不行,下次换个方式重来。

两部借鉴影片的创新也是很明显的,都具有后现代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式上。《滑动门》表现了后现代的拼贴艺术,将两个并行发展的情节片段拼接在一起。《罗拉快跑》表现了通俗艺术的游戏精神,解构了传统叙事的情节,故事结构成为一个电脑游戏。影片的片头以动画游戏中的时间隧道隐喻电影的时间主题,速度决定命运。

三、系列片《十诫》

1。《十诫》来源

《十诫》来源于摩西十诫,出自《圣经·旧约》。相传上帝与犹太人订“约”有多次,其中一次立约是上帝和犹太英雄摩西订立的,制定了犹太教徒必须遵守的“十诫”。

摩西十诫条文:一是除了耶和华以外不可有别的神;二是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侍奉这些偶像;三是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四是工作劳碌六天,第七天要安息;五是要孝敬父母;六是不可杀人;七是不可**;八是不可偷盗;九是不可作假见证害人;十是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驴及其他一切。

与上帝订约是犹太教的核心思想。它以神人契约的方式,表现人人契约的实质。摩西十诫固定了上帝和选民之间报答与忠诚的信仰联系,目标与实行的义务和责任。违背契约将受惩罚。

2。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TheDecalogue,1988)是他为波兰电视台所拍摄的10集电视系列片。每集约1小时,以《圣经》里的十诫条文为主题,讲述现代人在道德上的抉择与挣扎。

十个故事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一个公寓里,故事里的医生和病人家属、大学教授、邮局小职员以及被他偷窥的女子等,都住在这个公寓里。《第五诫》犯了谋杀罪的青年,在犯案前,曾经跟他未来的辩护律师在咖啡店里擦肩而过。《第八诫》的角色知道《第二诫》的故事。通过同一公寓的背景,故事将相识与不相识的人的命运交错在一起。

十诫之一:“我即是自己的上帝,没有人能取代我……”一名大学教授非常喜欢使用电脑,对电脑计算的结果百般信赖,可是电脑真的知道湖面冰层厚度吗?

十诫之二:“尽管我不是以上帝的名义起誓……”少妇朵若塔的丈夫在医院中濒临死亡,而她却正怀着另一名男人的骨肉,她必须马上做出选择。

十诫之三:“记住安息日,那是个圣洁的日子……”在平安夜,一名男子突然接到前女友的电话,希望他能陪她去找她失踪的男友。可是,他最终发现这一切全是谎言。

十诫之四:“尊敬父母”。一女孩在她父亲的房间发现一封信,上面写着“死后开启”,信是已死去的母亲写的。信中说“父亲”并非她的生父,于是两人之间产生新的复杂关系。

十诫之五:“不要杀人”。一个年轻人残忍地杀害了一名出租车司机,尽管律师努力辩护,他仍被处以绞刑。以牙还牙的报复是否公正?经政府授权的司法体系到底有没有杀人的权力呢?

十诫之六:“不要通奸”。年轻的塔米克在邮局工作,他暗恋对面公寓的年轻女人曼塔。他用望远镜监视她。在曼塔了解了一切后,两人陷入了危险的交往。

十诫之七:“不要偷窃”。6岁的安妮亚一直由外祖母抚养,她总认为妈妈玛杰卡是自己的姐姐。玛杰卡渴望安妮亚能像爱母亲一样爱她,因而“绑架”了安妮亚,逃离了她的父母。

十诫之八:“不要做伪证”。艾丽白塔研究犹太人战争幸存者,正在华沙大学访问。一个种族学教授被迫承认,在被占领期间,她拒绝帮助当时的一个犹太女孩逃避纳粹的迫害。她终于有机会解释当时此举完全因为懦弱,长期以来的负罪感得以消除。

十诫之九:“不要贪邻人之妻”。曾经轻浮的丈夫因自己陷于性无能而劝妻子找一个情人。但因嫉妒他疯狂监视妻子,发现她和一个年轻学生有私情。由于不知道他们已断绝关系,他采取了激烈的行动。

十诫之十:“不要贪邻人财物”。一对生活困窘的兄弟意外地在父亲死时继承了一小笔财产,其中有波兰最珍贵的邮票。由它引发的一系列悲喜剧最后使他们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十个小故事通过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反映人们无法解决的两难困境。基耶斯洛夫斯基以《十诫》探讨人性,讲述一个个灵魂的故事。不存在能决定一切的上帝,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信念去寻觅自己做人的道德良知。

《十诫》的第五诫和第六诫后来被导演拍成电影短片,那就是《杀人短片》和《爱情短片》。《杀人短片》基本上是第五诫的加长版。《爱情短片》则对第六诫作了较大的改动,结尾也不一样。两片均获得两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奖。

3。杀诫:《杀人短片》

《杀人短片》(AShortFilmAboutKilling,1988)讲述雅克挚爱的妹妹被朋友酒后驾驶拖拉机碾死了,5年后雅克杀害了一名无辜的出租车司机,被判处绞刑。律师的奔走没能为他争取到特赦。影片的关键元素是“杀人”。它由两部分杀人组成。犯罪分子雅克杀人,雅克被法律判处死刑被杀。导演通过雅克的辩护律师反思暴力,不仅反对暴力杀人,也反对法律关于死刑的暴力手段。是否废除死刑,这是各国有争议的议题。

影片重视细节的表现,以纪录片的纪实风格详细记录了雅克杀人和雅克被处死的过程。雅克杀人和被处死都是用一根绳子。雅克用绳索勒住出租车司机的脖子,又用衣服蒙着他的头;最后行刑的警察用布条蒙住雅克的眼睛,将绳圈套在他的脖子上,将他吊死。导演把平民的杀人行为与国家机器的杀人手段并置起来,同时对暴力和死刑提出了控诉。

《杀人短片》剧照

4。情诫:《爱情短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