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南宋史氏家族 > 三寿命基理(第1页)

三寿命基理(第1页)

三、寿命基理

人们期盼长寿,如何能延长人的寿命,长期以来是人们探讨的一个历史命题。古今中外有数不清的人在从事这项研究,直至近日,有人在演讲中谈论中国老龄化问题时,风趣地说:“假如朱熹突然在天安门出现,他最惊讶的可能不是汽车、飞机,而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老人在跑来跑去?因为在以前……陆象山、程颢、王阳明,都是五十多岁故去的。”[1]

也有人对于中国与日本老年男女平均寿命数值做过统计:

2000年,日本男性平均寿命为77。64岁,中国男性为69。63岁;

日本女性平均寿命为84。62岁,中国女性为73。33岁;

2003年,日本男性平均寿命为78。33岁,中国男性为70岁;

日本女性平均寿命为85。33岁,中国女性为75岁;

2005年,日本男性平均寿命为78。56岁,中国男性为70。65岁;

日本女性平均寿命为85。52岁,中国女性为74。09岁;

2007年,日本男性平均寿命为80岁,中国男性为71岁;

日本女性平均寿命为86岁,中国女性为74岁。

统计表明日本是一个长寿国家,中日两国男女平均寿命都在增长,日本寿命依然高于中国。

2010年10月18日新华社报导了2010年8月1日,全国推荐的173名百岁寿星的情况。其中男性41名,女性132名,各占总数的23。7%和76。3%。最长寿的已达125岁。

2010年9月22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一期介绍了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反映了近期的研究成果。

联系明州史氏家族和南宋社会有关长寿的先例,也许能为人类的长寿研究提供一些素材和启发。

那么,长寿的秘诀究竟何在?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其一为基因说。

明州史氏宗谱中有个《六老图》,概述了家族中六位长寿老人的情况,为此还写有为颂扬六老的“六老图序”和“六老图词”:

六人四百四十岁,妙是同枝一气生。

王母蟠桃三献熟,窦家丹挂五技荣。

这是“六老图词”中的前两句。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十月望日,时任朝奉郎差权发遣温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借菲的楼钥还为此作序。这一年正是史浩80大寿。史浩的父母生养育一女五男,当时,姐姐已是82岁高龄,弟弟中最小也有60多岁,都属高龄。于是,“置酒高座,簪缨樽俎,极一时之盛”,决定为每一个老寿星画一标准像。“图成,写照逼真,乌纱道服,前奉女兄,恂恂恰恰,如欲笑语”。虽然他们的名位各有高下,事业也是各有先后,但是“温乎其容,蔼然其慈,大率相似”“朱颜华发,咸寿而康”。不管是识者与不识者,一“望而知其为纯德长者也”。从这一序言与颂词中可知,明州史氏家族史浩一辈当时的平均年龄在73。3岁以上。据家谱记载,史浩最后享寿89岁,二弟史渊享寿84岁,三弟史溥享寿86岁,四弟史源享寿74岁,五弟史涓享寿84岁。五人的平均年龄更在83。4岁。这一未曾始有的“千载盛事”,真是值得高兴,于是“里社亲党叹仰盛事”,这一好事也验证了《易》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人从明州史氏家族长寿的情况分析,认为长寿与基因有关。

据统计,中国古代社会的平均期望寿命都比较短促,直到宋代以后也不过30来岁。[2]史氏家族这支的平均年龄高出这一平均值50多岁。这一记录可同南宋时崇仁虞氏与盐泉苏氏相比较,有人作过统计,认为苏氏进士较多,虞氏寿命较长。如虞祺70岁,虞允文64岁,虞公著61岁,虞刚简63岁,虞集76岁,虞磐50岁,虞安垢64岁,平均年龄为64岁。而苏氏男性寿命则较短,如苏易简38岁,苏耆48岁,苏叟44岁,苏舜元48岁,苏舜钦40岁,平均数为43。6岁。又苏氏家族妇女年龄较长,如薛氏82岁、王氏54岁、刘氏80岁,平均为60。3岁。[3]

为什么明州史氏能产生如此的长寿记录呢?长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给人们以什么启示?

有人认为史浩一辈长寿,可能与史氏家族长寿有关,联系史氏始祖溧阳侯世系中,从一世到六世都有长寿记录,如一世史崇享年79岁,二世史颢享年75岁,三世史茅享年67岁,四世史洽享年81岁,五世史泽享年77岁,六世史铉享年85岁,以及有据可查的十三世史宪享年72岁。再如明州史氏的曾祖母叶氏也享寿86岁,祖父史诏享寿82岁,史浩的母亲享寿87岁,二叔史(师)才享寿79岁,五叔史(师)光享寿66岁。史才之子史浚享寿75岁,史木之子史若冲享寿87岁,史木之三子史渐享寿71岁,四叔史禾之长子史溶享寿85岁,次子史济享寿86岁。再看史浩的子孙们,三子史弥远享寿70岁,四子史弥坚享寿98岁(又说享年67岁,)。史渐之子史弥巩享年80岁,史渐五子史弥忞享年87岁,史弥忠享年84岁,直至他的长子史嵩之,虽然多灾多难,也能享寿67岁。史肯之享年70岁,史宇之享年79岁。史弥忠三子史岩之享年78岁。都说明长寿与基因相关。

诚然,家族中也有一些属短寿的,如他们的老祖父史简、史浩的父亲史师仲、三叔史(师)木都是英年早逝。虽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因不得志,有的好酒贪杯,有的劳累过度,也都属于短寿。这也说明当遗传基因在一些不良因素作用下,基因也就不能发挥作用,也就不可能获得长寿。

其二是“照顾周到说”。

有人分析史氏家族一门三宰相,大批高官,拥有封地、食邑,经济状况肯定好于普通群众,生活条件好,医疗水平有保障,家庭照顾周到,所以能长寿。

国外有人做过研究,认为老夫少妻,男人更长寿。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对于人类的长寿问题进行过研究,一项统计表明,男人娶一个年龄比自己小的女人会更长寿。研究发现,一名男人娶比他小15岁到17岁之间的女人为妻,那他早死的风险会降低五分之一。甚至娶一个比自己小7到9岁的女人为妻,男人的长寿概率也会增加11%。研究同时显示:娶年龄比自己大的女人为妻的男人早死风险为11%。如男人比女人小7到9岁的女人早死的风险会增加20%。若相差15到17岁,女人早死的风险增加到30%。这意味着只有最健康、最成功的老男人才对年轻配偶有吸引力。另一种理论根据是因为年轻女人更善于照顾男人,所以男人活得更长。研究检查了1990年到2005年丹麦的所有死亡案例,平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利健康,甚至延年益寿。[4]

据此,人们联系史氏家族的婚姻状况,史浩一生娶过三位夫人,后二位年龄与他差距大,因此必然会受到夫人细心的照顾,所以能长寿。史弥远有两妻一妾,岁数也差别较大,也会有周到的照顾。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