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
绵长而沉重的军号响起。
台上,卫将军收刀还鞘,向着台下躬身行礼。
所有人赶忙整齐地躬身回礼。
陈到也连忙跟着做,动作僵硬得像田里的稻草人。
起身时,他瞥见卫将军在高台上点燃了火堆。
火光升起,似乎烧断了绳索,高台上一块石碑的蒙布落下。
石碑上,鲜红的‘大汉军学’字样出现在烈焰旁。
陈到感觉浑身滚烫,似乎高台上的火点在了自己心口。
汉旗之下,不分贵贱,宣威于外,止戈于内,这才是汉军该有的模样。
……
大汉军事学院的招生与‘进修’会一直持续。
陈到作为第一批学生,排在赵云身后,领到了一个刻有‘大汉锐士’的铭牌。
这铭牌是他的身份牌,正面有个‘壹’,背面有五个数,一一一一一。
正面的壹,是指大汉军学第一期。
背面的数,是指一营,一部,第一队,第一什,第一个兵。
陈到是排头兵,编号是五个一。
这只是在学院里的编号,也就是学号,并不代表实际军职。
铭牌上没有姓名,但如果能合格毕业,这铭牌会跟随兵士一辈子,既是纪念,也是大汉锐士的证明。
排在陈到身前的赵云,领到的是一一零零零。
零代表本期学员的临时统领,但赵云本身也是学员,只是被选为了这一期一营一部的统领。
这和赵云的实际军职无关,这一部学员的三个临时队率分别是张郃、徐晃、卞秉,他们可不是赵云的手下。
而张郃那一队,几个什长分别是来自济南、平原、东郡等地的军司马,与张郃也一点关系都没有。
陈到所在的什,其中还有几个学员是曲侯和屯侯。
学院内的部曲结构是完全打乱的,只不过新兵没有领军经验,所以临时职务交给了赵云这些来进修的将领。
刘备没有把将领和新兵分开,因为升迁是靠军功,不是靠学习。
不管是将还是兵,无论职位高低,在学院里,大家都是同样的学员。
毕竟学院不是新兵训练营,这里本来就是培养将军的地方。
各部军将既是学生也是老师。
学院里的教练不是固定的,职位不高但经验丰富的老兵同样会作为将领的老师。
无论是陈到这样的新兵,还是关羽张辽这等大将,在学院里都是学生,也都有机会当老师,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给大佬们上课。
身份、地位、阶层、派系,在学院里都是模糊的。
进了学院之后,所有装备和待遇都是一致的,只有编号不同。
但军令是严苛的。
所有人都要听校长的命令,上课要听教练的命令,临时统领的命令也是有效的。
不守规矩的,不服从军令的,那就摘牌滚蛋,这辈子别想再当正规军了。
不过,如果受了不公正待遇,任何人都可以找刘校长,也就是找军学祭酒刘备举告。
大家都举剑立誓了,如果有人欺压袍泽,被砍死也没人同情,这年头的誓言都是要以命为凭的。
这当然是故意为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