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说文解字历史地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附 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中国历史文选教材概况(第3页)

附 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中国历史文选教材概况(第3页)

25。北京大学历史系编:《中国历史文选》(上册),北京大学历史系,1980年版。

(1)本书无前言。

(2)分为五单元,第一单元:《尚书》《诗经》;第二单元:《左传》;第三单元:《国语》《战国策》;第四单元:《礼记》《墨子》《荀子》《韩非子》;第五单元:《史记》。

(3)每单元后有“古汉语基础知识”和“常用词选例”,书后附有“标点练习”和“常用文史工具书简介”。

26。暨南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编:《中国历史文选》,暨南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分上册甲编、上册乙编、下册甲编、下册乙编四册。

(暨南大学图书馆收藏有此教材,笔者尚未见到原书)

27。孙绍华编:《中国历史文选》,出版地不详,1980年版。

(厦门大学图书馆收藏有此教材,笔者尚未见到原书)

28。高振铎等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本书《前言》:“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和运用史籍的能力,造就符合规格的历史工作者。”

(2)全书按时间顺序分六部分:先秦,秦汉……明清。

(3)“要籍介绍”;附录:古汉语常识;读史知识;常用工具书介绍;作业。

29。王德元等编:《中国历史文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书前《说明》:“主要目的是配合高校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选择有代表性的原始资料,用以提高学生阅读古代史籍的能力,充实专业知识。”

(2)“全书按历史顺序分为三册。”

(3)无其他辅助内容。

30。王雅轩:《古代汉语》,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书前《说明》与《绪论》未论及。(但有编写此教材的目的:“为适应大学文科,尤其是历史、考古、图书、档案、文博、文秘等有关专业的各种形式的学习需要,我们特编此书。”)

(2)按时间顺序。

(3)附“古代汉语基础”和“古代文化常识”。另附一册选篇的白话译文。

31。北京师范大学编:《中国古代历史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书前之白寿彝先生序:“编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提高读者的古书阅读能力。”

(2)按时间顺序。

(3)有旧注选篇和白文选篇。

32。贺卓君:《中国历史文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

(1)本书《前言》:“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于历史要籍具有基本的认识和阅读的能力,为其理解、运用中国史料奠定基础。”

(2)“按古籍的性质和内容分类”,“按群经、诸子、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全史型的正史、详记政事史的通鉴、便于阅览的纪事本末、杂记、史学评论、典志体史书、地理、科技、读书笔记、诗文集、目录与提要分为十四类”。

(3)要籍介绍。2。附“研究中国历史的主要工具书介绍”。附若干无标点的阅读材料。

(这是笔者见到的第一种主要以典籍体裁分类、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选文的教材)

33。宋衍申:《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东北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

(1)本书《前言》:“它(指本课)担负着提高学生阅读和运用古文献能力的任务。”

(2)按史籍顺序,标明“先秦时期”、“秦汉时期”等六个时期。

(3)有要籍“概说”和“介绍”。

34。张大可:《中国历史文选》,甘肃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书前《题记》:“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初具阅读和使用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2)“按文体类别贯通古今的条式单元制”,分十四个单元:1-9。史书,10。民族文献,11。甲骨文、金文等,12。经书,13。子书,14。文集。

(3)典籍概述;通论;练习文选;另附《导读》一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