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爸妈常说,以后出门办事,多听表弟的。
以前我还不服气,现在全服气了。
这样子发展下去,只要他愿意,表弟能在三个月后转正,直接调到办公楼去上班。
。。。
曾见仁在北影厂道具车间上了一周班,在北影厂上班半年的邱雪莲,想问厂里的一些內幕情况,还得找他打听。
白天他载著邱雪莲去上班,晚上吃完饭,在房间里跟邱振华一起复习功课。
隨著时间的推移,虽然上面爭论还很大,但是人心所向,恢復高考的苗头越来越明显。
有传闻说,今年必须要开考。
也有说,明年七月份再考。
今年开考,那时间不多了,必须抓紧时间。
邱雪莲有自己的单间,那间放杂物的小房间。
她自己一人复习。
曾见仁和邱振华坐在窗前的书桌后面,一人一半,就著一盏檯灯复习功课。
书摊在桌面上,六五年出版的《中学数理化学习丛书》的第一册,中学数学。
这套丛书分三册三本,从北大数学系罗伯平教授那里借来的。
他是这套书的编者之一,这书是出版社给他的样书。
罗教授对这套倾注心血的书非常爱惜,走到哪里都带著。
曾见仁跑去借了回来,他是罗教授在子弟学校时唯一的得意弟子。
特殊时期,这份师生情更加难得。
三本书,姐弟三人分开轮流看,还有邱学俭和郭存兰找来的其它教材和复习材料。
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待吧。
看了十几页,曾见仁思绪有点飘。
六年扎实的中学教育,还有前世的知识储备。。。
曾见仁有些看不进去,脑子开始想起更重要的事。
挣钱。
没错,前世社会上十几年的打拼,让曾见仁明白一个道理。
不管什么地方,先立足,然后想方设法挣钱,挣大钱。
回到七七年,曾见仁也想按照这个思路来,猛然发现,这条路走不通。
投机倒把。。。
可曾见仁不甘心,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特点,也有它的挣钱门路,只是自己还没有找到。
七七年的挣钱门路,到底在哪里呢?
“老三,”邱振华也思绪发飘了,“复习这么久,换换脑子。”
“哥,你又要给我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