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转型中的中国面临着什么 > 五正确对待选择(第2页)

五正确对待选择(第2页)

如果企业家希望靠钱权交易来致富,那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由管制政府过渡到服务政府,任何业务都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办,而习惯于依靠关系打通关节的企业家会很不适应这套市场经济规则。

如果企业家希望靠着媒体炒作来致富,通过媒体为自己吹捧,虽然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但是过多暴露在镁光灯下,企业家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企业的日常业务中去。而且,随着曝光次数增多,公众了解企业问题的可能也就越大,到目前为止,生于媒介而又迅速死于媒介的企业已经为数不少。

如果企业家希望靠着制假造假来致富,那么随着社会信用机制的完善,企业家就会失去自己在商界立身的根本。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家这样投机取巧是不用那么辛苦,但却是给自己的企业自掘坟墓,套用当前的一句流行语:“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因此,真正的企业家们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辛勤劳作,稳扎稳打,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开创自己的事业。他们遵纪守法,坚决不触犯法律,在有市场机遇出现的情况下,能够牢牢把握住这些机遇,遵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让市场来决定企业的命运和前途,但是他们自己一直坚持不懈的就是勤劳、苦干。

(2)企业家意味着付出和献身。

在极其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一个企业要生存,都必须处于高度紧张的竞争中,企业家当然首当其冲。所以企业家意味着付出和献身,不可能有太多个人的享受。

很多人认为企业家都是社会的高收入阶层,他们有足够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消费意愿,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才对,怎么可能只是付出和献身呢?其实,大家一般都只看到企业家光鲜亮丽的外表,而不了解企业家艰苦奋斗的一面。说实在话,一旦选择了企业家这个职业,企业家从此也就踏入了炼狱之门。一名真正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企业家整日都会忙于工作,心思完全在如何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的考虑上,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来休闲与享受。严格来说,企业家并没有自己独立的休息时间,根本就没有上班和下班的分别,就算是企业家正在休闲放松,甚至是在睡觉,一旦得知任何关于企业的消息,他们必须立即投入到相应的企业决策中。可以说,企业家是把自己完全献给了企业,两者早就融为一体,企业的事情就是企业家的事情,而企业家自己的各种杂事在企业面前一切统统都要靠边站。

所以,企业家只能是付出和献身,不可能有太多的物资享受。就算是企业家拥有的财富多,消费时比普通人的选择面要广一些,相对不那么受约束,但是,企业家也是人,无论怎么消费,充其量也只是满足一个正常人的生理需要,何况他们也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大手大脚消费。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家获得的享受其实就是精神层次上的,是奉献后所体会到的社会认同感。企业家通过艰辛奋斗,逐步积累起财富,他们的成功就意味着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为国家缴纳尽可能多的税收,等等。这么说来,企业家积累起来的财富实际上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会所用。自己企业的成功才是安慰自己的最有效的良药,才是自己真正的享受。可以说,企业家们并不追求成功后财富的享受,而主要是追求成功这个过程所带给自己的愉悦。

因而,既然明白了企业家这个职业意味着什么,那么一旦选择了企业家这个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地献身,财富为社会,自己又很辛苦,毕竟,这个职业更多的是奉献,而不是索取和享受。而且,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各种市场风险时刻焦灼着企业家的心灵,迫使他们不得不和压力、劳累、焦虑相伴终生,而不得轻松。

(3)企业家意味着要把企业做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生存的唯一选择就是要不断增加竞争力,也就是要不断做强。因为一旦缺乏竞争力,就将很快被淘汰,不进则退的规律在企业家身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因此,做强企业是企业家的最主要职责。企业是企业家存在的基础和**,没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谈不到企业家的问题。但是企业家要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又是谈何容易呀!这涉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诸多问题,因而既要求企业家有聪明才智,又要求企业家必须苦干和勤奋,因此,企业家这种职业要求企业家必须放弃自我,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从这点上讲,离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家并没有自身利益可言,企业家只有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才能有自身的利益。因而企业家只有做强企业,才能有自我。企业家只有做强企业的责任,而并无首先考虑自身利益的可能。因此,一个人若选择了企业家这种职业,就必须要有奉献的精神和意识。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只有满足社会利益的条件下,才能有企业家的利益。因而从根本上讲,企业家开办企业并不就为了单纯地赚钱,明确企业的长久发展目标,把企业做大做强非常重要。

企业家既然办自己的企业,肯定要想着把它做大做强。毕竟在风云瞬息万变的市场上,企业的实力越强才越能抵御各种市场风险。当企业出现暂时的困难时,大企业肯定比小企业要拥有更强的资金实力,也拥有更强的融资能力,能够相对容易地调配到资金,以应一时之急,帮助企业应对各种市场风险,渡过难关。这好比是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中,航空母舰抵御风浪的能力,根本不是一叶扁舟所能比拟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基本上都是供大于求,而且从全球的经济环境来看,总体上也是面临着生产能力过剩、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越发激烈。企业要把握住市场的走向,要了解技术的革新,要不断进行创新,这都需要实力做后盾。很多巨型跨国公司每年的技术研究开发费用和广告费用,是很多中小企业好几年的营业额都比不了的,这就是实力的差距。当你比不了别的企业的时候,你就要跟在它们后面走,始终受到它们的牵制。即使是小企业的企业家要为自己的商品制定价格时,也要参考同行业中大企业的定价标准,自己基本上没有什么自主权。比如,当时的长虹一打价格战,其他的电视机品牌必须跟着相应降价,否则就没有市场,也就没有活路;当前的几大电器零售商一发威,其他各个中小电器零售商也就没有丝毫的竞争能力。这就是市场上的用实力说话,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要以做大做强为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家发展企业,是在培育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今天炒股票,明天做外汇,什么赚钱就搞什么。那样就像小猴子掰玉米,见到大的就扔了小的,而扔来扔去,最终也不可能获得最大的玉米。企业要赚钱是肯定的,但是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设立企业当作赌骰子,赌赢了可以大赚一笔,赌输了就关门大吉,这种赌博心理不能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所以,企业家要定出企业的发展方向,重视企业品牌的建立,真正做好一个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制定一个长远的规划,使之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把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家做决策时,应该按照企业的基本价值走向,本着发展企业的目的,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发展方向,果断地放弃那些尽管充满**但是却背离企业价值取向的“**之果”。

(4)企业家意味着责任。

企业是构成国民经济这个有机体里面的基本组成细胞,在它的正常运行过程中,离不开社会中方方面面给予它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同时,它也就形成了相应的责任,企业家必须承当起这些责任,不能随意逃避。

企业家肩负着对社会各方面的责任:第一,企业家要对消费者负责,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才能获得利润,最终实现生产活动的价值,企业家肩负着提供给消费者最优质、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的责任;第二,企业家要对企业的出资人负责,企业能够存续下去的前提是其能够盈利,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才能够使得企业投资人安心,毕竟每一个投资者投资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获取比其他投资形式更高的收益,最终可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来投资,企业家承担着使出资人满意的责任;第三,企业家要对企业员工负责,企业的运营状态和企业员工的待遇直接相关,企业只有越做越强才能相应提高员工的整体收入水平,企业家承担着改善企业员工生活质量的责任;第四,企业家要对社会负责,企业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无数个企业的发展才拉动了经济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企业家承担着社会发展动力的责任;第五,企业家要对国家负责,所有企业定时定量的纳税额构成了相当大比例的财政收入,而这些财政收入满足了国家的各项财政支出,最终保证了国家机器的顺利运行,企业家承担着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的责任;第六,企业家要对环境负责,工业污染已经是目前最重要的污染原因,为了保持经济的长久发展潜力,企业家必须注意加强对工业污染的处理工作,严守相关的污染排放标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远景,企业家肩负着维护环境质量的责任。

有些企业家可能认为这些责任带来的担子太重,老是琢磨着自己给自己减些压,然而,这种想法绝对要不得。给消费者的责任没尽到,消费者对你的产品不满意,他们会拔腿就走,反正现在市场上各种商品都是供过于求,选择多的是,企业没有客户,肯定完蛋;给出资人的责任没尽到,人家不满意就会撤资,现在的市场要求尽可能地把企业做大做强,资金支持的来源都没了,你凭什么发展;给企业员工的责任没尽到,员工的工资怎么都涨不上去,那员工肯定不干,不行就跳槽,吸引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企业也就没有发展潜力;对社会的责任没尽到,不遵纪守法经营,老是偷奸耍滑,企业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国家的责任没尽到,想着法地偷税漏税,一旦被查处,企业名誉扫地,必会失去公众的认可;对环境的责任没尽到,污染物不经处理就偷偷排放出去,把治理污染的成本转移给整个社会去承担,眼前是减少了企业的成本,但是长久下去,整个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出现危机,必然会把相应的惩罚回报给企业,再者说,目前我国政府提出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于企业的污染排放都有相关严格的规定措施,一旦被查处,企业省却了一时的微小成本,却不得不搭上巨额的罚款。

所以,企业家就意味着责任,一旦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在做经营决策的时候,就会经常问问自己,是否承担了自己应负的责任?是否做出了最为理性的判断?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做好了准备?能不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样,就不会再有逃避自己应尽责任的想法了。

(5)企业家意味专业化。

企业家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就相当于把自己和企业合为一体,企业家的唯一任务就是好好地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所以,企业家要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再出去做什么“兼职副业”。

现在的职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岗位都需要专业的人才,企业家这个职业也不例外,要求就是要全心全意做企业,而不是什么职业都涉猎的所谓“通才”。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尤其是像发展到今天的社会,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企业家必须完全把自己献身给企业,才能应对市场上的风云变幻。这个时候,企业家就是专业搞企业的人,就是企业的人格化,你很难把企业和企业家分割开来,企业家的生活必须要日趋单一化,职业必须要日趋专门化。

有一些企业家不想把生活搞得这么单调,就开始涉猎到其他领域,比如兼职去当一把政治家,或是去玩玩艺术,或是去过过明星瘾,或是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学者,或是去做个野外探险者,等等。事实上,人各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从事好几个不同的职业,而且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可能同时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功。企业家最好不要涉及政治,因为那是很危险的,而且企业家和政治家这两种职业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截然不同,能够同时在这两个领域大获成功的人屈指可数。企业家偶尔去玩艺术、做明星、谈经说道、游山玩水等都可以,作为正常的娱乐,这些行为无可厚非,但是千万不要混淆主次,企业家的主业就是企业,一旦离开企业,企业家什么都不是。目前为止,没有看到哪个企业家先是把企业做成功以后,再放弃企业去从事另外一个职业,比如做演员、做运动员或是做演讲家,没有这样的成功案例。

所以,企业家就意味专业化,一旦投身到企业中去,就要无怨无悔地献身,企业家很辛苦,生活节奏单一,但是要想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这是必然的要求。现在看来,企业家都要向张艺谋学习,做导演就是做导演,虽然偶尔客串一把演员做做,但是始终明确自己的工作就是导演,这样的选择才是最明智的,所以他能够做到导演行业中的佼佼者。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没有任何人能够多极化发展,专业化是企业家成功的前提条件。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由于中国的市场机制不甚健全,企业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来自于外部环境的阻力,尤其是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更为突出。比如说,企业家到某个地方投资创办企业,地方政府对此非常欢迎,认为他们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救世主”。但是,由于整个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成熟和政府长期形成的办公习惯,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阻碍,很多时候相关的地方经济管理部门事前的承诺也无法兑现。就算是承诺一时得以兑现,但是这些优惠措施往往无法形成明文规定,一般都是由当时的领导决定,一旦领导发生变更,这些优惠措施也极有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很大的动**。因而,只要做企业,企业家必须要时刻准备着放下“救世主”的想法,凡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企业家必须低下头去做,毕竟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家即将面临什么困难是很难预测的。

所以,企业家们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有这些心理准备。不管怎么样,企业家要给自己定一个底线,就是如果自己有能力、有心理准备来承受选择企业家这个职业所跟随的各种结果,那么他们就可以无怨无悔地选择这个职业。如果这种选择太苦,太过不近人情,自己没有能力或是没有心理准备去接受相应的结果,那么即使是有企业家天生的禀赋,也不要尝试这种选择。

总之,企业家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选择,要有进入炼狱之门的充分准备,企业家并不仅仅是财富和荣耀的象征,而且是苦难和受罪的标志,而且后者更甚于前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