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学生甚至这时候已经默默拿出了自己的语文课本,开始对照著课本,耳机里面放著苏毅的音乐。
而当这一段结束之后,到下面的內容,苏毅又一次切换了唱法。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这一次,苏毅用的是传统戏曲中念白的形式!
用一种旁白的感觉,將琵琶女的身世给交代了出来。
“我去!苏毅这巧思也太厉害了!”
“从琵琶声到戏腔,再到现在的念白。。。他所添加的这些细节,都是和原文要表达的內容不谋而合!”
“我听著这首歌,真的感觉和看了一场舞台剧一样!”
“舞台剧?!”
“何止啊!”
“我现在都快带入成白居易本人了好么?!”
“这首歌听著听著,我感觉老师上课的时候讲的那些文章的细节,一下就融会贯通了!”
“这首歌真的有一种很神奇的魔力!”
“苏毅nb!”
学生们听著苏毅的演唱,只感觉代入感直接拉满!
当从旁观的视角变成了第一视角的时候,理解起这一篇《琵琶行》所蕴含的种种细节和感情,对他们而言也变得简单了许多。
“我闻琵琶已嘆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当听到这一句的演唱的时候,有些人突然释然的笑了。
“哦,我就说原作者为什么说山歌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呢!”
“今天通过这首歌,一体会到这琵琶女演奏的魅力之后,换我我也选择听琵琶女的演奏啊!”
“哈哈哈,还有,【如听仙乐耳暂明】这一句太符合现在的情景了!”
“这就是我现在听到苏毅的歌曲最真实的写照啊!”
“他这一首歌把我学习的欲望都给点燃了,我现在觉得我突然看懂《琵琶行》这篇文章了,太棒了!”
学生们带著激动的心情,继续將苏毅的这首歌曲听下去。
而歌曲最后的部分,苏毅在录製的时候,则是一连录了两个音轨。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