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还真是啊!难道苏毅听到了我们之前的呼唤,真的开始將那些难背的课文改成歌了?!”
“呜呜呜~怎么会有这么贴心的歌手啊!本学生真的要感动哭了!”
当学生们看见苏毅新歌的歌名是《琵琶行》的时候,就已经隱隱明白了很多事情。
他们抱著充满期望的心態,播放了这首歌曲。
歌曲开头的伴奏,十分的轻柔,是用流行乐器做底,中间还有清脆的铃声响起,颇有一种梦幻的感觉。
这样的编曲,一下就让学生们沉浸了进去。
而也就伴隨著这样的伴奏,苏毅的歌声也切入了进来。
“潯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將別~”
“別时茫茫江浸月~”
当听到歌词的那一刻,学生们的心底都是涌出了一股极为熟悉的感觉!
因为这一次,苏毅是一词未改,直接將《琵琶行》的原文给搬了上来!
可是,配合著编曲,他们却仿佛看到了《琵琶行》中所描绘的那个场景一般。
送客离別时,主人在岸边遥遥相望,客人在船上面对离別也悲痛不已。。。
当有了画面感之后,学生们对於《琵琶行》这篇文章,无疑是更加能够代入进去了。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苏毅唱完这一句,接下来的编曲中,激烈的琵琶声忽然响起!
当琵琶声出来的那一瞬间,所有学生都是感觉头皮发麻!
他们学习这篇课文学了很长时间,也背了很长时间。。。
但是很多人却从来没有听过真正琵琶的演奏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可能都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听到琵琶的演奏,居然会是在苏毅的歌曲里!
“天吶!这段琵琶声一出来,我瞬间被吸引了!”
“我也终於知道课文中为什么会【主人忘归客不发】了!”
“要是我在与友人离別时,突然间听到这样的演奏,我也会停下脚步来啊!”
学生们第一遍听苏毅这首歌曲,就被琵琶声给深深的吸引了。
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不经意间,似乎对《琵琶行》原文所表达的感情,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他们在听歌的时候,从一个旁观者,完全变成了一个参与者!
在这样的感觉之下,他们继续听著苏毅后面的演唱。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轻拢慢捻抹復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这一段的演唱,苏毅在编排上,用了非常简单的节奏进行划分。
学生们听了第一句,后面就默默的跟著这样简单的节奏,一起唱出了歌词。
这比乾巴巴的背诵课文的时候要顺畅很多。
只是此时的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到,接下来,苏毅的演唱会更加令他们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