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成语寓言故事有哪些故事 > 第188章 口无遮拦(第1页)

第188章 口无遮拦(第1页)

在清河镇,集市日向来是热闹非凡的所在。天刚蒙蒙亮,仿佛是给热闹的集市拉开了序幕,农民们便如同勤劳的蜜蜂,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摆摊。王老四也不例外,一大清早,他就挑着自家精心种植的蔬菜,脚步匆匆却又满心期待地来到了集市。他的摊位旁边,依次是卖竹编的老张和卖陶器的赵老三,这三人可是多年的老相识了,平日里互相照应,感情深厚。大家一边忙着整理自己的摊位,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集市里弥漫着一种温馨而又忙碌的氛围。时光悄然流逝,很快便临近中午了。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得如同煮沸的开水。这时,镇上出了名的快嘴刘晃晃悠悠地来到了赵老三的摊前。他这人,向来是口无遮拦,说话从不经过大脑,还自以为是个直爽之人。只见他随手拿起一个陶罐,眼睛一瞪,扯着嗓子大声嚷嚷起来:“哟呵,你这陶罐底下有裂纹,还敢拿出来卖?这不是坑人吗!”赵老三一听,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忙解释道:“兄弟,你这是误会啦!这是烧制时自然形成的纹路,可不是什么裂纹啊,这可是我们手艺的特色呢!”然而,快嘴刘却不依不饶,仿佛抓住了什么把柄似的,把陶罐在手里转了转,又斜着眼睛转头指责王老四:“就你家那小子,读那几天书能顶啥用?你也就只能卖卖菜咯!谁不知道你家那点底细啊!”王老四被他这么一说,顿时涨红了脸,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像被人掐住了喉咙一样,只能憋得满脸通红。快嘴刘还不解气,又把矛头指向了老张,对着他的竹篮指指点点:“你这竹篮用料也不好,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一时间,三个摊主都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心里憋了一肚子气,就像鼓鼓的气球,随时都可能爆炸。周围也围了不少人,对着这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就在这时,镇上最有学问的宋先生恰巧路过。他看到这边围了一群人,便好奇地走了过来。问明情况后,宋先生不慌不忙地拿起那个陶罐,放在眼前仔细地端详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对快嘴刘说道:“这确实是自然的冰裂纹,是烧制过程中独特工艺形成的,并不是破损,你错怪赵老板了。”快嘴刘一听,还想争辩几句,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宋先生见状,从袖中取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口无遮拦”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他拿着纸,语重心长地说道:“言语就像刀剑,能伤人于无形啊!你随口一句话,赵老板的陶器可能就卖不出去了,要是传出去,别人还以为他的陶器都有问题呢。你要是说了王老四家的私事,他家就可能成为全镇的笑柄,到时候他们一家人还怎么在镇上抬头做人呢?话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啦!”宋先生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咱们清河镇民风淳朴,商家诚信,所以四里八乡的人都爱来赶集。要是大家都口无遮拦,随意指责别人,坏了集市的名声,久而久之,谁还愿意来咱们这儿赶集呢?到时候,损失的可就是全镇的人啊!”快嘴刘听了宋先生的话,脸上露出了愧色,就像被霜打的茄子一样,耷拉下了脑袋。他低着头,向赵老三和王老四诚恳地道了歉:“是我不好,说话没个分寸,让你们受委屈了,还请你们原谅我啊!”赵老三和王老四都是大度之人,他们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道:“没关系,都是一场误会,说开了就好啦!”最后,快嘴刘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买下了那个陶罐,这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集市上,给整个集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集市渐渐散去,人们都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愉快的心情回家了。王老四也卖光了所有的货物,他满心欢喜地买了给儿子的新布和给父亲的酒,脚步轻快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经过镇口时,他看见宋先生正在树下悠闲地下棋。王老四想起今天的事情,心中充满了感激,便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宋先生道谢:“宋先生,今天真是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宋先生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客气,听说你家二小子书念得不错,要好好栽培他啊。不过要记住,有才学,更要有口德。有时候一句话说不好,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啊。就像今天的事情,快嘴刘要是再这么口无遮拦下去,迟早会惹出更大的麻烦。”王老四听了,连连点头,把宋先生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他回到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全家人听,特别是要让他那个聪明却有时会骄傲的二小子明白口无遮拦的道理。这个故事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口无遮拦,伤人害己;言语谨慎,方得长久。要是您觉得这个故事有启发,别忘了点个关注哟!:()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