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站好,听见书案那边有很大的响动。偷眼看去,一个手执拂尘的人另一手搀扶住一个头戴金冠,身穿蟒袍的人,这人坐在了焚着香的书案前。那香味弥漫在整个殿堂之中。
是的,这俩人,肯定一个是太监,一个是皇上。
皇上刚一落座,也没有谁发号施令,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喊着同一句话。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声音真的震耳欲聋,地动山摇。我想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山呼万岁”吧?说也奇怪,明明这些大臣们都一个个看似闭目养神,皇上一落座,他们便看见了。
我也趴伏在地,暗中观察身边的寇老天官的老王爷怎么作。
这时,皇上说:“众位卿家,免礼平身!”
他们跪在地上没动,却说着:“谢主隆恩!”
言毕,才慢慢地站起来。
原来,感恩无处不在。就连皇上不让他们跪了,他们也要谢恩。那么,大事要谢恩,小事好要谢恩才好。可叹的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谢恩呢?
文武百官站起来后,手执拂尘的太监说:“各位如有本章早些奏上,如无本章皇上就回宫去者。”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意思是在互相询问,你有没有本要奏给皇上?如果有,就快快奏上吧,免得我们大家在这儿受罪。有许多人又低下头,闭上了眼。
这时,从武官那一排中走出一个人,这人身材魁梧,带着一股威严。他屈身往地上一跪,才开始说话。
“万岁万岁,臣兵部司马王钦若有本要奏。”
皇上问:“所奏何事?”
王钦若说:“杨家勾结奸细,里通外国,实为意欲谋反朝庭。只把杨家大小之众押守天牢,实不足于给反叛者以震慑,必需绑赴刑场,斩首市曹。”说着,他从袖筒中抽出本章,高高举过头顶,说:“臣有本章在此,请万岁爷细观其详。”
大太监走到王钦若面前,接过本章,转身回到皇上旁边,把本章恭恭敬敬地递给皇上。
皇上仔细阅读了王钦若的本章,不由得龙颜大怒,他猛地在龙书案上击了一掌,十分生气地说:“杨家真的是没安什么好心哪!平日里他们抽兵选将,比武射箭,表面上看杨家七狼八虎战死沙场。原来他们为了谋反。私自窝藏奸细,意图里应外合,反我大宋江山。”
皇上气愤地站了起来,大声说:“王钦若!”
王钦若仍然在那就儿跪着,他回答说:“臣在!”
皇上说:“朕封你为监斩官,今日午时,把杨家人推出午门,开刀问斩。”
王钦若故意高声说:“遵旨!”
皇上袖子一拂,说:“退朝!”他转身就要走。群臣们也唉声叹气地要散朝。
我真不明白,皇上就凭了王钦若一面之辞,就要把杨家的一家老小全部杀掉?也太不谨慎了吧?
我身边的老王爷八贤王,已经气得浑身打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