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恩怨纠葛
刘莉一早就来找吴晶,吴晶马上陪她去第一股股长,冯一宽的办公室。冯一宽看见她们来到依旧十分热情,他立即招呼她们:“又来啦,快坐。”
吴晶马上顺势说:“嗨,冯股,你知道了刘莉是我的好朋友,她们新增商铺的事情对她们公司很重要,还真的请你这个老同学帮帮她。”
“老同学的朋友,放心,只要我能帮的,我在所不辞!当然,超出我能力范围,或者要我违反原则,那我就没有办法啦。”冯一宽也爽快。
没等刘莉开口,吴晶马上说:“怎么会让你违反原则,那种事情就是你同意了,上面也会打回头的。再说我这朋友刘莉绝不是要人违反原则帮她做事的人,她读书多,识大体,绝不会为难你的。”
刘莉也立即表态:“冯股,您放心,我读书多说不上,但我真不是个为难您的人,我绝不会要您违反原则的,其实您只要按规章办,指点指点我,我就心满意足啦。”刘莉说着就把准备好的资料展开在冯一宽面前。
冯一宽认真看刘莉带来的资料,然后他对刘莉说:“你这图纸只有修改后的,没有修改前的,你还要把修改前的图纸拿过来,我们才能比较。”
“噢,好,那我把旧的再给您补齐。”刘莉答应道。
“那等刘总把前面的图纸拿来了,你可要帮帮她哟。”吴晶还不放心,又补了一句。
“行了,我会了。”冯一宽边说着,边把吴晶、刘莉送了出去。
刘莉刚回到公司自己的办公室,财务部的总监就来找,说:“刘总,我们由担保公司担保的,借中行的1000万,还有一个月就要到期了,您看我们找谁过桥?我们要联系企业办手续了。”所谓“过桥”,指的是临时拆借,一般企业贷款到期都会临时借一笔钱还给银行,等银行再把贷款拨回来,企业就把临时借款还掉,这样一借一还款大约都在一个月或半个月,这种临时借款就叫“过桥”。
刘莉很无奈:“现在还能找谁?以前担保公司的贷款,都可以找回担保公司做‘过桥’,现在‘过桥’款他们一分钱都没有了,只能向社会高息融资了。”
“那不是高利贷吗?我们公司可是从来都不用这类钱的呀?”财务总监吃惊地看着刘莉问道。
“没有办法了。”刘莉低着头回答,不过一会她又抬起头对总监说:“还要一个月时间,移动买铺的手续应该办下来了,移动是一次性付款的,我们就可以用这笔款还贷款。”
“那太好了。”说完,财务总监就离开了刘莉的办公室。
财务总监刚离开,张艳艳就急忙忙地走进来问:“刘总,住建委怎样?顺利吗?”
“还好。”刘莉望着她说。
“我们两个月能把手续办完吗?”又问。
“差不多吧。”刘莉回答。
“刘总,我们一定要在两月办好莫远道换铺的备案手续,他说那时候他的新铺位才吉利,过了这时间他就不换了。”张艳艳说道。
“啊,有这事?”刘莉诧异地望着张艳艳。
“是呀,他专门来说的,他才走的。”张艳艳说。
刘莉有点紧张:“那要抓紧,”但她想了一会,又补了一句:“两个月?也应该赶得及。”刘莉说。
张艳艳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说:“噢,放心了。”
财务总监走了,张艳艳也走了,办公室里只剩下刘莉自己,她把身体靠在那把专门为女人做的班椅的后背上闭目养神。想想两个月要还贷款,换铺的手续要两个月办好,它们重叠在一起,无形中给了刘莉种种压力,再加上现在房子又不好卖,刘莉内心更加沉重。可她除了让自己加油,加油,又有什么办法?加油吧,加油吧,希望每一步都能按计划实行,按计划实行啊,这是她此时此刻内心真正的祈祷。
半个小时过后,在刘莉的工作笔记上多了几项内容:一,设法与住建委有关领导、部门领导再沟通,努力推进新增铺位买卖手续完成;二,扩大融资交谈面,为万一移动公司购铺资金晚到做准备;三,与莫远道再次沟通,了解两个月过后买铺不吉利的真实情况。刘莉知道这三项工作中的每一项都是硬骨头,咬牙硬顶的艰难工作,但是她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她没有别的选择,否则公司的前途堪忧了。
这几天倒春寒,气温骤降10摄氏度,坪县清晨很冷,只有3摄氏度。住建委8点上班,刘莉7点30分在住建委门口等冯一宽。县里面的官员要陪领导,要下乡,他们有时候就是在办公室晃一下就走了,再回来就不知道什么时间了。刘莉要第一时间找到他们办事,就只有比他们上班时间早到,在大门口守候着。
8点刚到,一辆白色中巴开到住建委门口,还有人陆陆续续走上中巴。刘莉此时看见冯一宽了,看见他没有走入住建委大门,也走向中巴门口。刘莉马上冲到冯一宽面前,扬起手中的图纸,呼唤:“冯股长,我把旧的那份图纸带来了。”
冯一宽朝她摆摆手,一边走上中巴,一边说:“我现在要跟县里去清违章,你明天再来吧。”他的话刚一落音,中巴门“砰”的一声关上,载着一车的人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