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 > 第六章 哺乳动物(第3页)

第六章 哺乳动物(第3页)

你知道吗?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生活着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长颈鹿怎么获得食物,怎么抵御狮子的猎杀呢?它为什么要长那么高的个子呢?

长颈鹿(图6-8)是非洲特有的一种动物,生活在稀树草原和森林边缘地带。长颈鹿营集群生活,但组织较为松散,有时也和斑马、鸵鸟、羚羊混群。长颈鹿一般在早晚出来觅食,主要吃各种树叶。它特别耐渴,很少喝水,嗅觉、听觉非常敏锐,生性机警、胆子很小,站着睡觉,以便遇到危险时可以56千米/时的速度快速奔跑。平时,长颈鹿走路慢条斯理、优雅大方,步履与众不同,是左前肢、左后肢与右前肢、右后肢交替前进。繁殖期不固定,孕期14~15个月,每胎产1仔,3。5~4。5岁性成熟,寿命约30年。

图6-8长颈鹿

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最高的雄性长颈鹿身高可达6米,脖子长达3米。成年雄性体重可达2吨。长颈鹿的颈椎数和其他哺乳动物的一样,都是7块,只是它的颈椎骨比一般动物要长很多。长颈鹿不仅脖子长,腿也长。这样才能让它够到最高处的树叶。此外,它的舌头也特别长,可以超过40厘米,能轻易地将树叶等食物卷进嘴里吃掉。长腿和长脖子给它带来最大的不便是喝水困难。长颈鹿需要叉开前腿或跪在地上才能喝到水。这时,长颈鹿很容易遭到狮子等天敌的捕杀。

最初发现长颈鹿的时候,人们对它那高高的个子和长长的脖子感到惊奇,它的长脖子甚至引发了生物学家对生物进化的争论。让-巴蒂斯特·拉马克解释说,长颈鹿的祖先生活在非洲草原上,遇到干旱季节,为了吃到树顶的树叶,就努力伸长脖子,经过努力,这头长颈鹿的脖子伸长了,而它的长脖子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于是它的下一代也拥有了长脖子,再遇到干旱,下一代再努力伸长脖子吃树叶,脖子又伸长了一些,这种变异逐渐积累并遗传下去,就形成了今天的长颈鹿。这就是获得性状能够遗传的理论。达尔文则认为,长颈鹿的祖先存在着差异(变异),有脖子长一些的,也有脖子短一些的。遇到干旱季节,干旱的环境选择了脖子长这种变异,使这种类型的在生存斗争中获得胜利生存下来,脖子短的类型则由于吃不到高处的树叶而饿死(被淘汰)了。脖子长的后代还可以产生变异,有脖子更长的类型,也有脖子较短的类型,脖子更长的类型在更严重的干旱环境中生存了下来,其他的被淘汰了。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选择,就形成了今天的长颈鹿。今天人们普遍认为达尔文的解释是正确的,拉马克的获得性状能够遗传的说法是错误的。

长颈鹿站立时,头高出心脏2。5~3米,为了确保新鲜血液能够输送到头部,它的心脏泵压可达300毫米水银柱,是一般哺乳动物的2~3倍,是天生的“高血压”。这么高的血压如果换成一般动物,立即会得脑出血死亡,而长颈鹿却通过长期的进化适应了这种高血压,不仅平时站立时安然无恙,即使在饮水时将两条前腿大幅度叉开,头部低于心脏的位置,在高血压加上重力的影响下,也能够泰然自若。原来长颈鹿的颈部有许多缓冲血压的小动脉网络,使它在低头时血液到达头部时的压力不会太高,而且当它低头时,颈动脉会自动关闭,使流向脑部的血液也随之减少,这保证了它脑部的血压不会突然升高。另外,长颈鹿紧绷在身上的皮肤也能帮助它控制血压。

由于长颈鹿的面部肌肉比较少,没有表情肌,所以在我们看来它总是一副漠视一切的样子。在草原上,狮子是长颈鹿最大的天敌。但成年长颈鹿的4条长腿可以让它高速奔跑,所以多数情况下狮子只能猎杀那些未成年的小长颈鹿。只有在实在没有别的指望的时候,狮子才会群体协作去猎杀成年长颈鹿,这时狮子需要冒随时被长颈鹿的硬蹄踢碎骨头的危险。

八、最大的有袋动物

你知道吗?在动物界,母亲对幼崽的保护措施多种多样。雌虾会将卵和幼虾携带在游泳肢间的缝隙里,母猴常把幼崽背在背上,母狼在紧急时刻会把幼崽叼在嘴里。还有一类动物,常常把幼崽装在身上的育儿袋里,这是一种特殊的适应。

世界上现有约250种有袋动物,其中约170种产于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澳大利亚出产的有袋动物,已经高度适应大洋洲的生态环境,所以澳大利亚被称为“有袋动物之国”。

在有袋动物中,最大的要数大袋鼠(图6-9)了。大袋鼠属于有袋目袋鼠科大袋鼠属,共有14种。成熟的雄性大袋鼠,站起来可超过2米,比一般的人还高;体重将近90千克,也比人重;从鼻尖至伸直的尾尖直线长度将近3米。大袋鼠在野外靠后肢跳跃,所以后肢高度发达,为前肢的5~6倍长。前肢细短,平时不接触地面,只有在吃草时才着地。

图6-9大袋鼠

它们用力一跳,能够跃过2米高的篱笆或7米宽的壕沟。大袋鼠有一条粗长的尾巴,最长的可达1。3米。休息时,它们用后肢和尾巴支持身体,构成稳定的“三条腿”;跳跃时,长尾巴保持身体平衡。

大袋鼠白天休息,黄昏出来觅食。它们是植食性动物,在森林、草原、灌丛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大袋鼠有时会把公路上往来的车辆当作天敌来袭,会成群跳到公路上撞击汽车。经常有小汽车被它们撞翻,也经常有大袋鼠被汽车撞伤或撞死。所以,澳大利亚的一些公路旁会竖起画有大袋鼠的牌子,提醒过往司机注意。

九、最大、最重的动物

你知道吗?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就要涉及支撑体重的问题,所以特别重的非常少。在中生代,最重的恐龙是阿根廷龙,最大身长42米,体重超过90吨。在我国发现的马门溪龙,长约22米,重约55吨。由于体重过大,这些恐龙每天摄食超过20小时,行动迟缓,终生站立。现代最重的陆地动物是非洲象,重约6吨。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可以靠水的浮力托起身体,不涉及支撑体重的问题。所以,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在水中,它就是蓝鲸。

图6-10蓝鲸

现代,地球上最大、最重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蓝鲸(图6-10)。据记载,最大的一头蓝鲸,体长达34米,体重为190吨。它的体重相当于30头非洲象或3000个人。一条舌头就重3吨,相当于半只大象。心脏有0。5吨,血液有8吨,一只鳍的长度就有4米,把它的肠子拉直,有200~300米长。蓝鲸的力气极大,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别看蓝鲸体形庞大,它在海里游起来也是很快的!蓝鲸通常会以20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冲刺时可以达到50千米时。

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但它是哺乳动物,和陆地上的狮子、老虎等动物一样,用肺呼吸,所以会时常露出海面(大概间隔15分钟),呼吸新鲜空气。它的鼻孔和陆地上的兽类不同,没有鼻壳,鼻孔长在头顶上。个体大的蓝鲸,肺有1吨多重,能容纳超过1000升的空气,可以不必经常浮到海面上来呼吸。蓝鲸呼气时会把附近的海水卷出水面形成喷泉一样的高达10米的水柱,同时发出响亮的声音。人们据此可以在大海上发现它的踪迹。

蓝鲸的嘴巴里有两排像筛子一样的板状须,肚子里还有很多像手风琴风箱一样的皱褶。在进食时它将海水、小鱼、小虾(主要是磷虾)、水母以及各种浮游生物一起吞下,然后再一闭嘴,将海水从须缝间排出,滤下的食物则被吞下。蓝鲸栖息的海湾都有大河入海,河水带来了丰富的饵料,使这些地方有大量的浮游生物,这使蓝鲸有丰富的食物来源。蓝鲸的食量特别大,每天要消耗2~5吨食物。如果肚子里的食物少于2吨,它就会感到饥饿。

蓝鲸白天在水深超过100米的深水区觅食,晚上会到海面觅食。多数蓝鲸都喜欢独来独往,但有时它们也会集结成50头左右的大群。它们之间怎样交流信息呢?研究表明,蓝鲸能发出比喷气式飞机的声音还大的超过180分贝的声音,每次20秒左右。蓝鲸通过声音来求偶、觅食和传递种群里的其他信息。

蓝鲸在冬季繁殖,每次产一到两头幼鲸。幼鲸出生时体重就超过2吨,体长超过7米。为了让幼鲸顺利呼吸,母鲸会把幼鲸托出水面让它呼吸第一口空气。由于幼鲸没有能动的嘴唇吸吮乳汁,母鲸会凭借肌肉收缩将乳汁直接喷射到幼鲸的嘴里。蓝鲸的乳汁营养极为丰富,脂肪含量为牛乳的10倍,所以幼鲸发育非常迅速,8个月就可以长到15米,超过20吨,可以自己觅食生活了。蓝鲸8~10岁时成年,寿命最长可达100岁。

蓝鲸由于体形巨大,目标突出,很容易被人类猎杀。日本、挪威、冰岛等国家都有捕鲸船。20世纪初的时候,蓝鲸的数量还非常多。由于多年的大量捕杀,再加上海洋环境污染等因素,蓝鲸的数量锐减,处于濒危状态。

十、最能睡的动物

你知道吗?鸟类与哺乳动物或多或少地都需要睡眠休息。马、牛、驴、象等动物一天只需睡上三四小时,人每天则需要睡8小时左右。有很多动物用类似睡眠的方式度过食物稀少的严冬,如棕熊和蛇。在所有冬眠动物中,最能睡的就数睡鼠了。

睡鼠的外形很像家鼠,但它们和松鼠的亲缘关系更近。世界上的睡鼠有7属15种,我国有2属2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一带。睡鼠都有冬眠的习性,尤以产于英国的睡鼠冬眠时间最长。

睡鼠主要营树栖生活,是一类小型啮齿类动物,体长10厘米左右,尾长和体长差不多。背部一般呈赤褐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或白中带黄,尾巴扁而蓬松。

小型啮齿类动物的寿命一般很短,有的只有几个月,我们常见的家鼠的自然寿命只有2年左右。而睡鼠的寿命长达5年,这有什么秘诀吗?科学家经仔细研究发现,它们长寿的秘诀就是睡觉。

睡鼠的一生多数时间(接近34)都在睡觉。在一年四季里,睡鼠只在夏季出来活动,秋季、冬季、春季都在冬眠。入秋之前,成年睡鼠的体重只有15~22克。秋天到了,它们摄入大量的榛果、黑莓以及各种树木的果实,体重迅速上升到25~40克。体内储存了充足的脂肪之后,睡鼠就躲进巢穴开始冬眠了。一种英国睡鼠的冬眠时间可达7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它的呼吸几乎停止,不吃不动,身体也变得僵硬,不论外界环境多么嘈杂,依然酣睡。第二年5月初,睡鼠才醒来。晚上,它们从松软的巢穴爬出来,进食植物花朵和嫩芽,也吃各种植物果实和昆虫,有时也偷吃鸟蛋。天亮了,睡鼠就赶紧回到窝里继续酣睡。

随着体力逐渐恢复,睡鼠开始寻找配偶。**之后母睡鼠就会到灌丛里或大树上用树叶和咬碎的树皮建造一个葡萄串大小的窝。母睡鼠一次会产下4只小睡鼠,最多可达7只。在以后的2个月里,它用乳汁哺育孩子,并看护着它们顺利成长。

睡鼠一年只繁殖1~2次,在自然界里算是繁殖能力较差的动物。近年来由于人类的侵扰,很多睡鼠没有摄入足够多的能量就饿着肚子开始漫长的冬眠,大部分都死掉了。再加上天敌捕食、人类捕捉,野生睡鼠已经非常少见了。在大城市的宠物市场上我们还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售价高达每只700元,多数是人工繁育的。

在欧洲,人们已经展开了保护睡鼠的行动。他们为睡鼠建造了供其冬眠的小箱子,也不再砍伐农田之间的灌丛,从而让睡鼠拥有更多的摄食和活动空间。希望这种享受睡眠的动物能长期与我们和平共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