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锦凰大结局 > 第100章 双线初汇 迷雾渐开(第1页)

第100章 双线初汇 迷雾渐开(第1页)

边关的急报如雪片般飞入养心殿,而皇帝的御驾仍在归途。代理朝政的丞相柳文渊面色一日比一日凝重,朝会上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永寿宫内,沈清辞对着父亲札记中那句“玉非玉,玺非玺”出神。连日来的调查让她越发确信,楚家被诬陷“私藏玉玺”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乎国本的秘密。“娘娘,”云苓轻声禀报,“周太医求见。”沈清辞立即收起札记:“请。”周明堂快步而入,面色凝重:“娘娘,下官在太医院旧档中发现一些蹊跷。”他取出一卷发黄的档案,“这是淳安郡主暴毙前三月的药材领取记录,其中几味药与张太医为林采女开的药方极为相似。”沈清辞仔细查看,果然发现了几味相同的药材:“这些药材作何用途?”“单独使用无害,但若与特定食物相克,便会产生毒性。”周明堂压低声音,“更蹊跷的是,这些药材的领取人签名似是孙嬷嬷的笔迹。”孙嬷嬷!又是她!沈清辞心中震动:“可能确定?”“下官比对过孙嬷嬷在其他档案中的签名,确有七八分相似。”周明堂道,“但奇怪的是,同期正式记录中并无这些药材的入库记载,似是有人私下调配。”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送来边关急件——是皇帝的特使暗中传来的密信。沈清辞展开一看,心中巨震。萧景琰在信中写道:边境发现特殊印鉴图案,与北疆某部族的图腾极为相似。而老王爷的心腹近日与北疆商队接触频繁,交易清单中有几味药材,正是周明堂刚才提到的那些!两条线索在此交汇,指向同一个惊人的真相:老王爷一党不仅与北疆势力勾结,还可能涉及多年前淳安郡主的毒杀案!而孙嬷嬷,很可能是执行者之一。“陛下何时回京?”沈清辞急问。特使低声道:“陛下已秘密返京,现驻跸西山行宫。陛下命臣传话:迷雾渐开,当收网矣。”沈清辞心跳加速。皇帝竟然已经回京,却秘而不宣,显然是在布一个大局。是夜,又一道密信传入永寿宫,这次是皇帝的亲笔:“朕已查明,那方‘破损旧砚’当年并未入库,而是被孙嬷嬷私下扣留。砚中恐有玄机,望卿细查孙嬷嬷旧物。另,北疆商队三日后入京,朕将借此设局,卿务必谨慎。”沈清辞立即想起哑巴宦官留下的线索——“孙嬷嬷有妹,在浣衣局”。她一直派人监视那个叫小孙子的宫女,却未见异常。莫非方向错了?她取出那张写着“砚在孙处”的字条,忽然灵光一闪:这个“孙”可能不是指孙嬷嬷的亲戚,而是指孙嬷嬷的旧物存放处!“云苓,”她立即吩咐,“去查孙嬷嬷在宫中可有私人物品存放之处?”一炷香后,云苓带回消息:孙嬷嬷在宫中有一远房侄女,在尚衣局当差。孙嬷嬷死后,她的私人物品都交由这个侄女保管。沈清辞眼中一亮:“立即派人暗中监视,但切勿打草惊蛇。”三日后,北疆商队如期入京。与此同时,裘丙贵也传来消息:王卓伤势稍愈,已能开口说话,透露了一个重要情报——他父亲王崇明暴毙前,曾奉命将一方“破损旧砚”交给一个宫中的“孙姓嬷嬷”!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那方神秘的旧砚。沈清辞知道,必须尽快找到它。她决定亲自前往尚衣局,会会孙嬷嬷的那个侄女。尚衣局内,宫女们正忙碌地整理春装。沈清辞以挑选衣料为名,暗中观察那个叫孙秀的宫女——孙嬷嬷的远房侄女。孙秀约莫二十出头,相貌普通,做事勤恳,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沈清辞注意到,她手腕上戴着一串奇特的珠链,珠子材质特殊,不似宫中常见之物。“这珠链很别致,”沈清辞状似随意地称赞,“可是西域之物?”孙秀下意识地捂住珠链,神色慌张:“是是家传的旧物,让娘娘见笑了。”沈清辞心中起疑,却不再多问。离开尚衣局后,她立即派人查那珠链的来历。很快得到回禀:那种珠子产自北疆,通常是贵族佩戴,宫中极少见到。与此同时,皇帝设的局也已展开。北疆商队入京当夜,老王府侧门悄然开启,几个商队模样的人潜入府中。他们不知道的是,暗处无数眼睛正监视着这一切。西山行宫内,萧景琰听着暗卫的禀报,面色冷峻。“商队带入府的箱子中,确有药材和金银,但最底层藏有兵器图纸。”暗卫低声道,“似是边境布防图的副本。”皇帝眼中寒光一闪:“好个皇叔,果然通敌叛国!”“陛下,是否立即收网?”“不,”萧景琰摆手,“放长线钓大鱼。朕要看看,朝中还有哪些人与他们勾结。”同一时分,永寿宫内,沈清辞正对着一幅宫廷布局图沉思。孙秀的珠链让她想起母亲笔记中的一段记载:北疆某部族信奉一种特殊宗教,信徒会佩戴特制珠链,珠子数量代表地位高低。,!孙秀的珠链有七颗珠子,在该教中代表“使者”地位。一个普通宫女,怎会成为北疆宗教的“使者”?除非她根本不是普通宫女!沈清辞立即传令:“加派人手监视孙秀,我要知道她的一举一动。”深夜,监视人员传回急报:孙秀悄悄离宫,前往城西一处民宅!沈清辞心中一动,想起裘丙贵曾说王卓藏在城西破庙。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她立即通过特殊渠道向皇帝传信,同时命裘丙贵的人暗中跟踪。一个时辰后,惊人消息传来:孙秀进入的民宅中,竟藏着北疆商队的副首领!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在宅中密会时,提到了一个名字——“影主”!消息传到西山行宫,萧景琰猛然起身:“影主?果然是他们!”他立即下令:“收网!捉拿所有涉案人员,但要留活口!”然而当暗卫冲入民宅时,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一枚熟悉的珠链——正是孙秀白日戴的那串。显然,对方已经察觉被监视,提前撤离了。皇帝震怒之余,更加确信朝中有内鬼。他连夜召见心腹大臣,部署下一步行动。而永寿宫内,沈清辞却有一个意外发现。在孙秀匆忙撤离后,监视的人在她房中找到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一本账册。账册中详细记录了孙嬷嬷多年来与宫外某势力的金银往来,而最近几笔大额交易,都指向一个名字——老王爷!更让沈清辞震惊的是,账册最后一页画着一个特殊图案:虎头印鉴!她立即将这个发现密报皇帝。萧景琰回信只有四个字:“朕明白了。”三日后,皇帝御驾正式回京。朝会上,萧景琰当众嘉奖了北疆商队“促进边境贸易”的功绩,对老王爷更是亲切有加,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但沈清辞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当夜,皇帝秘密驾临永寿宫。这次他没有掩饰行踪,而是堂堂正正地前来,身后跟着一队抬着赏赐的内侍。“爱妃近日操劳,朕特来探望。”萧景琰语气如常,但眼神中有着只有沈清辞能懂的深意。待宫人退下,他立即压低声音:“那本账册是关键证据,但还不够。我们需要找到那方旧砚和虎头印鉴。”沈清辞点头:“清辞怀疑,旧砚可能就藏在孙秀处。她匆忙撤离,或许来不及带走。”“朕已派人全面搜查那处民宅,但希望渺茫。”皇帝沉吟道,“倒是你提到的珠链朕记得淳安郡主生前也:()锦凰深宫谋

热门小说推荐

少年王
抚琴的人少年王
...
神道丹尊
孤单地飞神道丹尊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