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被原老提起,那沉压在心底的阴影,再次浮现心头。
自从踏入大秦疆土以来,这种感觉愈发清晰。
在这片修行昌盛之地,连老李那般毫无修为的渔夫,都能隨口道出几分三界隱秘。日子久了,石猴对这天地格局的了解也日渐加深。
渐渐地,他察觉到自己当初魂魄被拘入地府一事,透著古怪。
並非质疑勾魂的缘由——他本就是从顽石中化形而出,来历本就难明,生死簿上无名也算说得过去。
真正令他起疑的,是进入地府后的整个过程。
在大秦所闻所知让他明白:凡人一旦命终,魂灵应先由阴兵接引,归入城隍辖下。若有德行昭彰者,或修成浩然之气的大儒,甚至可於死后显形,与亲友诀別,阴兵亦须礼敬三分。
其魂可在城隍庙安存,延续“阴寿”,直至期限已尽,方有地府鬼差亲临,带其前往冥界深处。
按律,亡魂当先登望乡台,再过三生石,最后才入酆都。
进了酆都,尚需经枷锁二將审刑,判官定罪福,方可层层上报,抵达十殿阎罗之处。
可猴子的经歷,却全然顛倒。
他未曾见阴兵,未歷阴寿,更无任何流程。
反倒是黑白无常——地府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亲自出面,將他直接押至转轮王面前。
所有环节尽数跳过,如同早有安排。
更荒唐的是,转轮王竟当场决定將其打入六道轮迴。
可既入轮迴,孟婆汤岂能不饮?
此事处处破绽,背后若无推手,难以解释。
因此,猴子早已断定——那一遭勾魂,极可能是人为布局。
正因如此,他对原老此前在轮迴途中所透露之语,心中早已信了大半。
如今,原老再度传来警示,言语间气息更为凝重。
“你所说的劫难,究竟是指什么?”
猴子在心底沉声发问。
原老轻笑一声:“有何难解?”
“我早与你说过,佛门对你有所图谋。”
“你命中注定要成为那『佛法佛陀,而三界皆知,孔丘乃是渊泉山主之弟子。”
“他们又怎会容你投入儒门?”
“天定护法佛陀”这几个字刚一入耳,猴子心头猛地一沉。
可他很快便稳住心神,眉宇间恢復平静。
其实在此之前,他对这类说法早已有所预料,並不感到意外。
倒是原老话里藏著的另一层意思,引起了他的注意。
“原老——照你这么说,佛门和渊泉山主之间,关係並不融洽?”
他在心里默默问道。
说实话,“渊泉山主”这四个字,他也是最近才第一次听说。
关於此人,猴子目前所知极为有限:只知道他是孔圣等四位大能者的师尊,稷下学宫的开创者,更是先贤台最深处唯一被供奉於至高之位的存在。
单凭这些信息,便足以说明,那是一位远超他认知范畴的绝世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