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灵狮山收妖门槛较高,且不设商队,难以积累功绩……”
渔人娓娓道来,毫无保留。一则他本性淳厚,先前救下石猴便是明证;二则,他也另有思量。
世人皆知,妖寿动輒数百年,而人族不过数十载光阴。许多人在世时尽力与妖族结缘,並非图眼前回报,而是希望身后有人照拂子孙。
就像他曾识得的一尾鱼妖。那鱼妖的父亲,曾与渔人祖父相交甚篤。自那时起,这一脉鱼妖便暗中护佑渔家后代。
正因如此,渔人才能年年出海安然无恙,渔获丰足。
这种羈绊,在大秦早已不是奇事。
人和妖,这两种曾经势同水火的存在。
在大秦境內,竟奇蹟般共存。
人族与妖族相互扶持——妖族助人族立功,可换取修行所需之物。
人族帮妖族立足,亦能稳固自身血脉传承。
二者皆有所得。
只是这些道理,石猴並不知晓。
彼时渔人正讲述万金山、灵狮山的状况。
石猴虽听得津津有味,对妖族同辈亦颇感兴趣。
可他时而抓耳挠腮,神色间分明藏著別的念头。
待渔人话音落下,猴子便急忙开口:“老丈,你误会了。”
“俺来此地,不是为了修习妖族攻法的……俺是想学儒门学问。”
“俺是想拜孔夫子为师的。”
他说得坦荡,毫无隱瞒——他本就不是拐弯抹角之人。
妖族修行法,他並非全然无意。
只是他骨子里带著一股执拗。
既然要学,就得学最好的,学最顶尖的!
而在他所知之中,三界之中最为尊贵者,莫过於孔丘。
至於按部就班修炼妖族基础攻法,再慢慢积攒功绩加入部落……
他不是不感兴趣,而是本能地觉得那不適合自己。
他心如顽石,一旦决定,便不愿更改。
只是他这番话,却让渔人怔住了。
“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