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凌渊將三葬真经交予紧那罗之时,心中並无太多波澜。他未曾料到,这经文竟会在对方身上激起如此剧烈的迴响。
他曾细细推演黑羆上人的修行路径。
那是一条偏离正统佛门的异途,所成法相、法身皆与传统大相逕庭。
黑羆上人未得正果,却也凝出一尊奇特法相——骑黑兽,执利剑,半似佛陀,半如游侠。
他自己唤其为“黑羆天谴佛”。
直至身陨,那法相仍止步於形,未能蜕变为真正法身。
可即便如此,那也是在成就金仙之后,歷经数百载苦修方才显现。
而今的紧那罗呢?
才得三葬真经不久,便已显化法相。
此等进境,快得近乎不可思议。
金蝉子转世之身,在佛法上的悟性,可见一斑。
这也悄然印证了许凌渊早先的判断:黑羆所创之道,並非旁门左道。
它竟能与佛门经典遥相呼应,仿佛自成一体,却又不悖真义。
“九世轮迴之后……金蝉子会走到哪一步?”
许凌渊目光微凛,思绪翻涌。
他几乎能预见,第九世时,那位踏上灵山之路的取经人,绝不会是孱弱无力的唐三藏。
那时的他,面对灵山万象,是选择顺从皈依,成为佛门寄望的圣者?
还是循內心本念,走出一条属於自己的正觉之路?
这些问题,暂且悬而不决。
此刻的紧那罗,已然沉入深层悟境。
口中轻诵:“真得佛法,证吾神通。”
“传吾真道,显正慈悲。”
言罢,一掌推出,直指兰那罗与兰恆罗。
掌出之际,佛光浩荡铺展。
金光中泛赤芒,赤芒里藏彩晕。
流光溢彩之下,杀意奔涌如潮。
可那杀意之中,竟无半分戾气。
这一掌,杀即是慈。
正如黑羆上人心法所示:斩的是罪业,救的是苍生。
此乃无我之悲,广大之悯。
冥河老祖目睹此景,神色微变。
“此掌虽力道未足,修为尚浅。”
“可其所承之道,所立之基……竟隱隱可比肩如来掌印。”
早前那人神交锋之际,释迦牟尼佛祖便已动用其本源之力,出手一次。
虽他彼时败於望舒之手,但其战力以及那“如来掌势”的威能,依旧被三界广泛传颂並认可。要知道,望舒如今已是巔峰准圣,且当时还借得许凌渊的混沌钟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