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丝变化未逃过冥河老祖的眼睛,他眸光微闪,忽而换了一副口吻:“倒是让本座纳闷了——菩萨亲自踏足血海,只为一个紧那罗?”
这话表面问的是来意,內里却藏著层层试探。
三分想探那紧那罗的真实身份,七分却是盯住了眼前之人——孔宣。
三界皆知,此人乃孔雀大明王菩萨,地位超然,不属寻常佛门序列。
即便当年在人朝之爭中落败,他也未曾依附其他佛子,始终独来独往。
外界传言,佛门二圣欲请其出手,须得付出难以想像的代价。
他在灵山的地位,更像一位不受拘束的“客卿”。
非礼不动,非利不行。
可如今,他竟为了一个紧那罗,亲至血海,与自己这等存在交涉。
此事本身便极不寻常。
要么,那紧那罗身负重大因果,关乎佛门命脉;
要么,便是孔宣自身立场已悄然生变——自那人朝纷爭之后,他对佛门的態度,或许早已不同往昔。
冥河老祖活得够久,嗅觉也足够敏锐。
这般风向转变,怎能轻易放过?
於是开口试探,虽无意捲入圣人间的棋局,但若能窥得先机,未来自可立於不败之地。
若能窥得圣人心思,便等於掌握了天道运转的蛛丝马跡。
一旦如此,即便身处洪流之中,也能顺势而动,在无边杀劫里爭得一线机缘。
冥河老祖话音落下,孔宣面容平静如水。
可眸光深处,却似有金芒一闪而逝。
他岂会不知,这番言语不过是对方投石问路?
只是这一试,竟正中他心中隱秘。
他对佛门,从来便无归属之念。
纵然身披袈裟,立於灵山之上,心中所持依旧非彼之道。
那些诵经礼佛之徒,在他眼中不过庸碌之辈。
便是那两位高坐莲台的佛陀,他也未曾真心敬服。
之所以仍留此地,只因两条枷锁未解。
其一,是脱身不得;其二,是那一纸承诺尚在心头。
金刚界主之位,非虚名而已。
对一位已登绝巔的存在而言,那份力量的跃升,足以令他暂棲此境。
此次亲临此地,亦非为慈悲救苦。
而是因佛门早已明示——
“金蝉子乃天命所归之胎藏界主。”
九世轮迴既毕,西行功业成就之时,此人將证果佛陀,受封旃檀功德佛,执掌胎藏界。
而两界交辉,金刚与胎藏互映,方能激盪出超越常理的道韵。
彼时,身为金刚界主的他,也將藉此踏上前所未有之境界。
昔年阿弥陀佛立誓於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