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依礼而言——“长者之命,不敢推辞”。
他只得答应,准备隨行。
临行前,孔丘却拦住他。
“我不是士大夫,不可乘马车。”
面对顏回疑惑的眼神,孔丘语气平静。
他说完后,也指向旁边一头牛:“这头牛,可是你家所有?”
“不是我族之物。”
顏回却摆了手:“这头老牛是前几日突然出现在我家门前的。”
“它不似耕牛,也不像是谁家走失的。”
“有人想赶它走,它不肯离开。”
“有人想抓它,它反倒將他们全都顶飞。”
“但奇怪的是,它唯独不伤我——所以我便將它带回府中照料。”
听完这话,孔丘反倒拍手笑了。
“正该如此。”
说罢,他竟对那头牛拱手行礼。
“既然牛兄也是无依无靠,不如隨我同行,作我脚力如何?”
这是他在许凌渊那里长期学习养成的习惯——对待动物,他也认真说话。
可这一举动落在顏回眼中,只觉得此人实在古怪。
不仅与畜生讲话,还以礼相待。
更令顏回惊讶的是……
“哞!”
那头青牛听闻孔丘言语,竟欢喜地叫了一声。
接著点点头,分明答应了下来。
顏回原本並不愿与孔丘一同周游列国。
因他本有志向。
大丈夫,当佩剑戴冠,治理一方。
他认为自己的德行与才能,不输於人。
自然不愿为人驾车,做一名隨从。
但自鲁国出发,隨孔丘同行之后。
他的想法很快彻底改变。
路上二人閒谈时,
他惊觉孔丘的才学远非自己所能及。
甚至可以说,连与之相比都是一种不敬。
他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刻意刁难,
孔丘也能应对自如。
天文地理、朝代更替、百姓生活、农桑百工。
只要顏回发问,孔丘的回答总能让他受益良多。
而孔丘毫不吝嗇,不仅传授他道理,
还常常引经据典,將许多珍贵典籍背诵讲解给他听。
这般情形自然让顏回愈发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