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亦如往常,老聃再度提问。
“敢问先生,世间以何为本?”
他轻声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伯夏反倒鬆了一口气。
“这问题並不难——世间当以礼教为本。”
他说得坚定。
这也是当今世人所公认的正道。
周朝礼教,乃世间至理。
“何为礼教?”
“君行王道,臣守职责,民安其生。”
作为一生践行礼教的老士大夫,伯夏脱口而出。
“你且细想——若君主行其道,臣子尽其职,百姓安居乐业。”
“人人遵礼守法,则世道清明,污浊自消。”
他抚须而语:“只嘆总有些如庆父般之人,以下犯上,败坏纲常——幸得渊泉山主这类世间正道之士出手,不然我鲁国祸乱恐难平息。”
他觉得今日这番回应实在精彩。
心下少有畅快之时,却未料老聃听后只是摇头。
“先生,此言差矣。”
“何来差错?”
伯夏闻言,眉头微皱。
老聃低声问:“天地星辰,山川草木,江河湖海,可曾守礼?”
话音落下,伯夏顿时怔住。
老聃继续说道:“我常观天象变化,常见江水奔流,草木枯荣。”
“它们虽不懂礼法,却自有规律。”
“天有天道,地有地理,物有物性,人有人伦。”
“能明此理,方为人间正途。”
老聃缓缓开口。
“故而请问先生,世间以何为根基?”
他再次提出同样的问题。
若“水#039;。群。8,5,0,2:9!6;,5;,0;1。5;;
於是,伯夏沉默不语。
他已然明白癥结所在。
他心中所想,是鲁与周室——礼法所系,天下安定。
老聃自始至终所问,並非如此。
他眼之所及,是苍穹星河,是江海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