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王爷你被休了全文免费阅读 > 第178章 偶遇故人(第1页)

第178章 偶遇故人(第1页)

中秋宫宴的桂花糕风波,最终以御膳房一名负责调制馅料的厨子“失足落井”而告终。线索再次中断,但皇帝显然动了真怒,下令整顿内务府和光禄寺,处置了一批办事不力的官员,算是敲山震虎。一时间,宫中风气肃然,那些暗地里的动作也收敛了许多。寒冬降临,京城迎来了第一场大雪。银装素裹,琼枝玉叶,别有一番景致。各府赏雪宴的帖子又开始如同雪花般飞来。林晏清大多婉拒了,只挑了一两家素来交好、品性端正的王府郡主的小范围聚会参加,算是维持基本的社交,也让日渐长大的景珩多见见人。这日,她收到了康王妃的请柬,邀她过府赏雪品茗,参加一个小型的诗会。康王府与宸王府关系尚可,康王妃性子也温和,加之只是小范围聚会,林晏清斟酌后便应下了。萧煜本欲陪同,但临时被兵部事务绊住,便加派了双倍护卫,叮嘱她务必小心。康王府的梅雪轩早已布置妥当,四周悬挂着挡风的厚帘,轩内燃着银炭,温暖如春。几位受邀的夫人小姐均已到场,多是些平日里名声不错、不太参与是非的。见到林晏清到来,众人纷纷起身见礼。景珩如今已是三岁的小小郎君,穿着厚厚的貂皮小袄,戴着虎头帽,玉雪可爱,规矩也学得极好,像模像样地跟着母亲向各位长辈行礼,引得众人连连称赞。诗会开始,众人围炉而坐,以“雪”或“梅”为题,或吟诵前人佳作,或自创诗词,互相品评。林晏清于诗词上虽不算顶尖,但见识不凡,偶尔点评几句,也颇中肯綮,气氛倒也融洽。轮到一位穿着淡青色织锦袄裙、气质温婉的少妇时,她吟了一首自创的咏梅诗,辞藻清丽,意境也不错。林晏清认得她是翰林院一位老翰林新娶的续弦夫人,姓苏,据说出身江南书香门第,嫁入京城不久。“苏夫人好才情。”康王妃笑着赞了一句。那苏夫人谦逊地低下头:“王妃过奖了,妾身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她抬眸,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正安静坐在林晏清身边、自己玩着九连环的景珩,眼中流露出恰到好处的喜爱,“这位便是小世子吧?真是聪慧伶俐,瞧着就让人欢喜。”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绣着缠枝莲纹的锦囊,递给林晏清,“妾身娘家擅长调制一些安神醒脑的香药,这是妾身自己配的‘清心散’,味道清淡,有凝神静气之效。今日初见小世子,聊表心意,还望王妃莫要嫌弃。”又是送香囊?林晏清心中警铃微作。经历了贤妃之事,她对任何主动送上门的、尤其是与“香”有关的东西,都抱有极高的警惕。她并未立刻去接,只是含笑道:“苏夫人有心了。只是景珩年纪小,太医嘱咐不宜多用香料,怕是要辜负夫人一番美意了。”那苏夫人脸上掠过一丝失望,但很快便恢复如常,将锦囊收回,语气依旧温婉:“是妾身考虑不周了。王妃如此谨慎,也是对小世子的爱护。”诗会继续进行,仿佛这只是一个小插曲。然而,林晏清却注意到,这位苏夫人虽然看似安静地坐在角落,但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景珩身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不像是一般的喜爱,倒像是……透过他在看别的什么。心中存了疑,林晏清便更加留意这位苏夫人的举动。诗会过半,众人移至窗边赏雪。轩外红梅映雪,景致极佳。景珩被乳母带着在轩外铺了厚毡子的廊下玩雪,咯咯的笑声清脆悦耳。那苏夫人也站在窗边,看着景珩玩耍的身影,眼神有些恍惚,喃喃低语了一句:“若是那个孩子还在,也该有这么大了……”她的声音极低,几乎被风声掩盖,但一直留意着她的林晏清却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个孩子?哪个孩子?林晏清心中疑窦更深,面上却不动声色,走到苏夫人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外面的景珩,状似无意地感叹道:“小孩子长得快,一天一个样。苏夫人如此喜欢孩子,想必与令郎感情甚笃吧?”她记得这位苏夫人嫁入翰林府不久,似乎并未生育。苏夫人闻言,身体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颤,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与哀戚,随即强笑道:“王妃说笑了,妾身……妾身尚无福气。”她顿了顿,仿佛不愿多谈,福了福身子,“外面风大,妾身有些不适,先失陪了。”说完,便匆匆转身离开了窗边。林晏清看着她有些仓惶的背影,心中的疑虑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这位苏夫人,似乎藏着什么秘密。赏雪诗会结束后,林晏清回到王府,立刻吩咐秦川去查这位翰林府苏夫人的底细,尤其是她嫁入京城前的过往,以及她口中那个“若是还在”的孩子。几天后,秦川带来了调查结果。这位苏夫人原名苏雪茹,确实出身江南书香门第,但其家族曾与苏侍郎府上沾亲,只是关系疏远,多年来往不多。而她嫁入京城前,曾定过一门亲事,对方是江南一位颇有才名的寒门学子,两人情投意合,可惜那学子在赴京赶考途中,意外落水身亡。苏雪茹为此大病一场,后来才由家族做主,嫁给了如今这位年长她许多的翰林续弦。,!“落水身亡的寒门学子……”林晏清沉吟道,“可查到姓名籍贯?”“查到了,”秦川回道,“姓陈,名谕,字明远,祖籍湖州。其人家境贫寒,但才华横溢,当年在江南颇有名气。”陈谕?林晏清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似乎在何处听过。她仔细回想,忽然脑中灵光一闪!陈谕……莫非与早年那位因难产而亡的陈姨娘有什么关联?陈姨娘也姓陈!她立刻让秦川去查陈姨娘的背景。果然,陈姨娘出身不高,其父曾是江南一个小县城的师爷,而那位落水而亡的才子陈谕,正是陈姨娘的远房堂弟!虽然关系已出五服,但确属同宗!所有的线索似乎在这一刻串联了起来!苏雪茹与陈谕曾有情谊,陈谕意外身亡;陈姨娘难产而亡;那位突然出现、借陈姨娘之名送来《安产手札》的容嬷嬷;以及这位对景珩流露出异常关注、似乎透过他在怀念“那个孩子”的苏夫人……难道,苏雪茹是将对陈谕的思念,转移到了与陈姨娘有几分血缘关联的景珩身上?还是说,这其中另有隐情?那位容嬷嬷的出现,是否也与苏雪茹有关?林晏清觉得眼前仿佛笼罩着一层迷雾,看似找到了线索,却又更加扑朔迷离。她拿出“育儿札记”,在新的一页上慎重记录:“赏雪诗会,翰林府苏夫人(原苏雪茹)关注世子,提及‘若那个孩子还在’,并欲赠‘清心散’香囊(未收)。查其与难产陈姨娘、落水才子陈谕皆有远亲关联。动机不明,疑与旧事有关,待深究。”写完,她放下笔,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纷飞的雪花。景珩正在院子里由乳母陪着堆雪人,小脸冻得红扑扑的,笑容灿烂。无论这苏雪茹是出于何种目的,是单纯的移情,还是藏着更深的算计,她都不能掉以轻心。任何接近景珩的人,任何异常的关注,都必须查个水落石出。这京城的人与事,盘根错节,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而她,必须在这张网中,为她的孩子,劈开一条安全的路。:()王爷,你的bug被我找到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