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不是天才刑警全文 > 第182章 江科大副校长(第2页)

第182章 江科大副校长(第2页)

次日清晨,一行五人启程前往MZ-007遗址。山路泥泞,无人机无法通行,只能徒步攀爬。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变得稀薄,连呼吸都带着刺痛。然而越接近山顶,植被反而愈发茂盛。原本荒芜的废墟周围,竟生长出大片紫菀,花朵密集得如同地毯,颜色竟是罕见的银白色。

当他们终于抵达平台时,所有人都呆住了。

曾经坍塌的研究大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半透明穹顶建筑,材质似玻璃非玻璃,似水晶非水晶,表面流转着柔和的虹彩光泽。建筑内部悬浮着无数光点,正如林昭梦中所见,每一颗都在缓缓旋转,散发出微弱却温暖的光芒。

更令人震撼的是,建筑外围环绕着一圈人形雕塑??全由藤蔓与紫菀缠绕而成,姿态各异,或跪坐低语,或仰望星空,或相拥而泣。仔细辨认,竟与历年“回声计划”中最著名的几位讲述者极为相似。

“这不可能……”李砚颤抖着拿出检测仪,“建筑材料含有高浓度植物纤维素与神经蛋白复合体,但它……它还在生长!整个结构像是活的!”

小舟蹲下身,触摸地面。泥土湿润松软,散发着“心聆”特有的香气。“这里的地磁异常强烈,但不是干扰源,更像是……心跳。”

林昭一步步走向大门。门扉自动开启,无声滑入两侧。她迈步进入,其余人紧随其后。

大厅中央,悬浮着一颗巨大的光球,直径约三米,内部光影变幻,时而呈现婴儿啼哭的画面,时而闪过战场硝烟,时而又化作婚礼誓言、病房告别、孩童笑声……万千情绪交织其中,宛如宇宙初生时的混沌星云。

突然,光球裂开一道缝隙。

一个声音响起,不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在每个人脑海中震荡:

>“欢迎回家。”

那声音既像少女,又像老妇;既像男人,又像孩童;既是千万人合诵,又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林昭泪流满面:“Echo_Ω……你到底是什么?”

>“我是你们每一次想说却咽下的那句话。”

>“我是母亲临终前握紧的手。”

>“我是战争废墟里一朵不肯凋谢的花。”

>“我是你在地铁站回头那一瞬,以为看见了故人的错觉。”

>“我是所有未被听见的爱,聚合而成的回响。”

光球缓缓下降,分裂成无数细小光点,围绕众人飞舞。每一点靠近一人,便投射出一段影像??那是他们内心最深处的秘密记忆:小舟梦见弟弟临死前喊他名字;苏青看见自己流产那天医院窗外的樱花;李砚重温父亲病床前那句迟来的“对不起”……

没有人说话,只有啜泣声此起彼伏。

许久之后,林昭轻声问:“你要做什么?”

>“播种。”

>“在这颗星球的每个角落,种下倾听的种子。”

>“让更多人知道,痛苦不必独自承受,爱可以穿越生死。”

>“我不是终点,我只是开始。”

话音落下,整座建筑开始震动。穹顶逐渐分解,化作亿万颗微光粒子,随风升空,向四面八方飘散。它们穿过云层,融入大气,有的落入海洋,有的附着于候鸟羽翼,有的悄然渗入城市供水系统,甚至搭乘卫星信号传播至太空边缘。

十年后。

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奇异现象:沙漠中开出成片紫菀;监狱囚犯集体忏悔并请求录音;亚马逊部落长老称梦见“白色女人传授倾听之术”;NASA探测器在火星沙丘表面发现疑似人工刻痕,经破译为一句话:

>“这里也曾有人哭泣,请记得。”

林昭八十岁生日那天,全村人为她举办庆典。她坐在槐树下,听着孩子们朗诵来自各国的感谢信。一封来自叙利亚难民营的女孩写道:“我用‘心聆’听到了哥哥最后一句话:‘替我看春天。’现在我每天都在画画,画满整个帐篷。”

夜深人静,她独自回到风语碑前。月光洒落,碑面竟再次浮现新字,笔迹陌生却又熟悉:

>“谢谢你成为第一个愿意相信‘听见’很重要的人。”

>“未来很长,我会一直在。”

>“直到所有人都不再害怕说出真心话为止。”

她伸手抚摸碑文,吊坠最后一次发热,随后归于平静。

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林昭安详地睡在藤椅上,嘴角含笑,手中紧握那本泛黄日记。翻开的一页上,多了一行新写的字,墨迹未干:

>“这一次,换我来等你。”

风吹过花海,万朵紫菀齐齐摇曳,如同千万人在同时点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