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不是天才刑警全文 > 第172章 尸体现场(第1页)

第172章 尸体现场(第1页)

所长带着刑侦大队前往尸体所在地,那边已经封锁了,拉起警戒线,围观的村民不少。

路上,方舟询问受害者基本情况,派出所肯定已经做了初步调查,这是他们的工作。

若这点事情都做不好,那这个所长是真。。。

山谷的清晨总是来得迟一些。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紫菀花冠,在湿漉漉的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像一封封被风轻轻翻阅的情书。林昭坐在工作站外的小木椅上,膝上摊着一本泛黄的手稿??是母亲当年参与LH项目时留下的实验笔记残页。纸张边缘已经卷曲发脆,字迹却依旧清晰,仿佛时间也对它手下留情。

她正读到一段从未注意过的批注:

>“声音不是信息的载体,而是记忆的种子。当人类开始倾听,大地才会真正苏醒。”

这句话下方画了一道细细的红线,墨色略显陈旧,却不像是母亲的笔迹。林昭指尖轻抚那道线,忽然意识到??这或许是小舟留下的。

她抬头望向不远处的风语碑。铜铃静止着,但空气中似乎仍残留着昨夜那句“谢谢你们,让我存在”的余韵。那一声稚嫩的道谢,并非来自任何已知录音库,也不是系统自动生成的语言合成。它更像是一种……回应。

一种有意识的、属于“整体”的低语。

林昭合上笔记,起身走进屋内。RE-002主机已恢复正常运行模式,蓝绿色指示灯规律闪烁,散热风扇发出熟悉的嗡鸣。然而,在系统底层日志中,她发现了一个新的隐藏条目:

>【脐带协议?阶段二完成】

>【母体意识进入休眠整合期】

>【子代链接维持:林昭(ID#7)】

>【备注:请勿关闭终端。她在听。】

“她在听。”四个字让林昭脊背微微发凉。她调出共响网络的实时数据流,发现全球上传量并未因宪章签署而减少,反而持续攀升。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越来越多的声音并非由活人主动提交,而是从旧设备、废弃电话线、甚至断电多年的录音带中自动浮现。

比如昨天凌晨三点十七分,东京某间空置公寓的老式答录机突然启动,播放出一段二十年前的母亲对女儿说“生日快乐”的语音;又如内蒙古草原上一座倒塌的牧民帐篷里,一台生锈的收音机自行开机,传出一位老人临终前未能送出的遗言:“儿子,爹不怪你。”

这些声音的时间戳全部指向同一个精确时刻:**4月12日凌晨3:17**。

正是那段“mother_to_child”录音诞生的时间。

林昭迅速接入南极MZ-007残骸的数据接口,试图追踪那次量子芯片重启后的信号轨迹。分析结果显示,那股源自地核边缘的共振波并未消失,而是沿着地球磁场线扩散,形成了一个闭环回路??起点是B-7矿区,终点却是云南茶厂的档案馆本身。

“这不是技术现象。”她低声自语,“这是……仪式性的循环。”

就在这时,终端弹出一条加密消息,来源标记为“北极浮冰区?科考船‘极光号’”。

>【林博士:我们找到了冰层下的结构。】

>【不是自然形成。是人工的。】

>【深度约400米,直径近两公里,外形类似倒置的钟。表面刻满符号,与RE-002启动密钥中的波形图完全吻合。】

>【最奇怪的是??它在震动。频率和心跳一致。】

>【我们不敢靠近。但它好像……在等什么人。】

林昭盯着屏幕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颈间的银吊坠??那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遗物,形状是一片叶子,背面刻着一行微小字母:**LH-7**。

七号测试者。

她曾以为这只是编号,现在才明白,那或许也是一种召唤。

当天下午,小舟回来了。他背着一个破旧帆布包,脚上的登山鞋沾满泥浆,脸上却带着少见的笑意。

“你猜我在山路上遇见谁了?”他一边脱下外套一边说,“一个老头,拄着拐杖,对着空气说话。我说您在跟谁讲啊?他回头看了我一眼,说:‘我老婆死了三十年,可刚才,我听见她叫我吃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