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终放弃了。我的儿子是个完美主义者,他会问我作业,我会给他指导,但他讨厌我这样做,因为他总是觉得我知道答案,只是不告诉他。有时候我的确会告诉他答案,有时候我不会告诉,我想让他学会如何找到答案。老师告诉我放学后要让他放松一下,要让他特别有条理(给书包里的文件夹贴上标签,要有一个不受打扰的学习空间——不是厨房的餐桌),要有很多写作业用的工具,钢笔、铅笔、蜡笔等等。每学习20分钟就休息一会儿,把休息作为一种奖励,让他保持学习的动力。给他讲一个与自己有关的故事,帮助他理解这个理念。最后我还是放弃了,因为我们之间为此争吵了太多次了。我选择给他提供寻求帮助的渠道,包括作业辅导热线、朋友、互联网、放学后留校,我也给他找了家教。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你他已经在读大学的第三个学期了,而且表现十分出色。他每周至少学习25个小时,成绩都保持在“优秀”和“良好”。他是一个很棒的大学生。我一直都坚信不要替孩子写作业。我见过太多的家庭作业,孩子可能连碰都没有碰过,不要那样做。让你的孩子去经历失败。学龄期是他们应该经历失败的时候,失败的后果不会改变他们的生活,他们可以学会振作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以后做得更好。155
现在我们再增加一个新的视角。在我当老师的时候,我一直相信家庭作业的意义,我相信只要能以有意义的方式去利用它,家庭作业就可以教给孩子责任感,可以让孩子实践在学校所学的东西。
作为父母,我意识到过多的家庭作业不仅对孩子本人有害(限制他们培养其他兴趣的能力),而且对家庭生活也有极其负面的影响。现在有些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在某些特定年龄的群体中,家庭作业对学生没有任何帮助。如果你把这一信念和这些确凿的证据融入你的家庭生活中,那你就可以对家庭作业有一个更平和的心态了——这是一次可以改变人生的经历。
高效完成家庭作业的策略
2016年8月,我就家庭作业的相关研究采访了斯坦福大学“挑战成功”项目的合作创始人丹妮丝·波普(DenisePope)博士。我对我所听到的内容十分着迷,当我了解到这项研究时,至少可以说,我欣喜若狂。
在她看来,父母需要知道以下内容:
●从幼儿园到四年级:家庭作业与学业上的成功无关。
●初中到高中:如果合理应用,家庭作业是有用的,但孩子在家庭作业上花的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到2个小时。超过了这个量,家庭作业与学业表现和学业成功之间就没有联系了。
●家庭作业要有意义。比如说,老师安排学生阅读第一章的课文《杀死一只知更鸟》(ToKillaMogbird),是为了给第二天的课堂讨论做准备。
●个性化的家庭作业计划可以帮助弥合标准化课程和个人需求之间的差距。
有一篇文章总结了斯坦福大学从2020年8月开始的对有效家庭作业要素的调查研究,文章观点如下:
鉴于该研究的大部分内容都指出家庭作业的好处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好处,我们要求教育者认真审视一下他们目前的做法和相关政策。一些低年级的教育工作者可能会考虑完全取消家庭作业,只要求学生花时间阅读,体会阅读的快乐(这与学习的成就呈正相关),或者给他们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玩耍,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至少,我们建议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注大多数积极的研究,即了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价值,以及了解学生参与学业成就之间的联系。如果要布置家庭作业,那也应该布置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有意义的、对学生来说有吸引力的作业。156
令人鼓舞的是,有些学校已经开始认真对待这项研究的结果了。马里布高中学校(MalibuHighSchool)的网页上就有“家庭作业政策”页面,其中包括对父母、学生和老师的指导及建议。157以下是他们给父母的一些建议: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健康的活动日程表,日程表上要安排时间完成作业,做手工项目,复习考试——同时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玩耍时间、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以及休息时间。
●给孩子传授一些技巧,帮助他明智地分配时间,按时完成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出现问题,鼓励孩子直接与老师沟通,为自己发声。
●鼓励老师和你及孩子一起制定有效的家庭作业政策。首先就孩子面临的问题或家庭作业方面的挑战与老师进行沟通。
●要认识到,从长远来看,偶尔错过家庭作业,或家庭作业做得不好并不会伤害你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安排时间,或优先安排某项作业,但如果父母经常帮孩子把忘掉的作业送到学校,或者总在关键时刻介入营救孩子,那他们可能会剥夺孩子发展复原力的机会。
遵循以上建议可以极大地缓解孩子在做作业时面临的压力。关于这个话题,长岛大颈公立学校(GreatNeckPublicSchools)专门制定了相关文件,文件里说道:“要认识到孩子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学习,有不同的学习风格——有些孩子可以一口气把作业写完,而另一些孩子则需要频繁地休息。和你的孩子讨论在什么样的学习环境下,他们才能写出最好的家庭作业。”158例如,有些孩子喜欢坐在安静的空间里,而有些孩子则在有背景音乐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好。
我希望以上资源能给你提供鼓舞和帮助。如果你孩子的学校还没开始这方面的改革,你可以考虑在你所在的社区倡导更健康的家庭作业政策。
减轻日常作业的负担
现在,孩子们仍然要写作业,而且有很多作业,那么你可以做些什么呢?你如何将这项研究融入孩子日常的作业中呢?以下是我为我正在上小学的两个孩子所做的事:
●给孩子讲述研究的结果。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可以减轻孩子的压力,可以让孩子把家庭作业看得不那么严重。还记得那位称她儿子是完美主义者的妈妈吗?没有必要这么紧张。当然,你要让孩子总是在尽力而为,但是要放松。如果这样做有效果,那要归功于这项研究!
●孩子到家以后,进入家庭作业模式之前,先让他在家里休息一下。要记住他在学校待了一整天,然后可能参加了课外活动,在那之后,还有家庭作业要做。我知道有很多父母只想让孩子尽快把作业写完,这样他们就不用处理或考虑作业的事了。我能理解。但当你结束忙碌的一天回到家,你想到家后立刻重新开始工作吗?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把这一逻辑也用到孩子的身上。
●当孩子面临大量的家庭作业时,要对他有同情心。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让他知道你在他的身边陪着他。
●在孩子独立完成家庭作业时,要帮助他学会信任自己。不要在孩子身边盘旋,要让他认识到他可以应付得了学校的家庭作业。
●要让孩子知道上学是他的本职。期待你的孩子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保持最努力的状态。
●作业太难或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要和老师沟通。在家庭作业上没必要给孩子施加任何额外的压力。如果你的孩子需要多一天来完成作业,你可以问老师。如果你的孩子不理解作业,你可以请老师指导。你可以向老师问问题。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你要帮助孩子自主地和老师进行沟通。为自己发声是一项必要的技能,一旦孩子发现没有你在场,他也可以和老师交谈,他就会因此变得更好。
专家育儿建议:速度作业
如果某一天孩子们放学后的日程安排得很满,我就会宣布我们今天要进行“速度作业”。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古怪,但这是几年前我采访完丹妮丝·波普之后想出来的一个策略,从那时起我一直在用。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家庭作业变成一种游戏。(还记得那项相关的研究吧!)我的两个孩子非常地好胜,所以他们很喜欢这个方法。该方法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我们都坐下来,专注地工作20到30分钟。其间不允许说话,不允许分心,就像一场考试。通常情况下这一方法都很管用。当然,有些时候他们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但这个策略可以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不再拖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就跳过去,没必要太过纠结——但是要认真思考——诸如此类。现在……各就各位,预备,开始!
如果你是终身学习者,请举手!
随着《城堡法则》最后一章的内容进入尾声,我想让你知道的是,本节所介绍的建筑模块不仅仅是关于在人生的方方面面教育好孩子,还有作为父母,你要明白为人父母的旅程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我们都有这样的好奇心,即在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最好地理解他们、支持他们、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就能让我们满足这样的好奇心。如果作为父母我们停止了学习,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无法立即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
在卡罗尔·德韦克(CarolDweck)博士的著作《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MiheNewPsychologyofSuccess)中,卡罗尔解释说关于能力的潜在本质,尤其是关于学习和智商方面的能力,我们都有不同的见解。为了描述这些见解,卡罗尔创造了两个专业术语:“定式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她发现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以及成年人!)认为智力和能力是可以发展的,可以通过努力、坚持、尝试不同的策略以及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等方式得到发展。“当你理解了定式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卡罗尔说,“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件事情是如何引起另一件事情的——如果你认为你的品质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一信念是如何引起一系列相关的想法及行动的;如果你认为你的品质是可以培养的,这一信念又是如何引起一系列不同的想法及行动的,这些想法和行动又是如何把你引向不同的人生之路的。”159
我写这本书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如今在我写最后的这部分内容时,我的两个儿子已经是中学生了。迄今为止,我所学到的东西以及我所实践的方法为我的孩子、我的家庭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但是作为终身学习者,我知道前路漫漫,我依然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过不了多久,我又必须适应新的方式,并开始观察我的两个孩子如何进入青春期、度过青春期。我必须根据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如何成长、如何扩展、如何成熟来调整自己。简而言之,我必须学会看我的孩子正在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他们过去是什么样的人。
我很兴奋,但我觉得这种感觉和他们小时候我的感觉有点像。你还记得我谈到过在初为人母的时候,我对自己感到不自信的事吗?后来我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教育自己之后,虽然这些感觉已经有明显的缓解,但是我依然会焦虑,毕竟我也只是普通人。
在以后,我会继续使用《城堡法则》中介绍的基本建筑模块,它们是真正可以引领我的东西。我会继续信任自己,相信作为父母,我和丈夫——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些建筑模块,亚瑟和杰克逊也掌握了这些模块。我会继续引导他们、支持他们,但为了实现他们的人生梦想,我知道我必须看着他们充分培养对自己的信任。你还记得我告诉过你对自己要宽容吗?因为这是你第一次创建一个家庭。当你在孩子的生活中,见证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时,要记得提醒自己遇到的每个里程碑都是你的第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次。对自己要温和,你具备自己需要的工具,你知道怎样解决事情,并且(这是我最后一次提醒)在为人父母的道路上,你要以同情心为出发点,也要以同情心为落脚点。你已经掌握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