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的几个戈什哈立刻下马,七手八脚地去搀扶惊魂未定的和春。
张国梁甚至亲自俯身,奋力将肥胖的和春往一匹备用的马匹上推搡:“和总戎!快上马!卑职护您冲出去!”
张国梁最后瞥了一眼倒在血泊中的冯子材,眼里闪过一丝愧疚,但旋即被求生的本能取代。他狠狠一鞭抽在马臀上,护着和春绕道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黄大彪看着溃散如羊群,绕道而跑的清军骑兵,黄大彪下令装填好火铳,跨上战马继续追击清军马队。
教导营一连的将士们迅速收起装填好的步枪上马。
“追!”
黄大彪一马当先,两百余骑如同离弦之箭,朝着清军溃散的方向猛扑过去。
溃逃的清军早已魂飞魄散,只顾着拼命鞭打坐骑,根本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教导营一连的将士很快追上了落在后面的清军骑兵,抵近举枪射击。
斯普林菲尔德m1842步枪全长58英寸(约1。5米)在马上射击已是勉强,根本无法做到在马上装填。
打出枪膛内预装填好的弹药,教导营一连的将士们收起枪,抽出马刀继续追击溃逃的清军骑兵。
只有黄大彪和几名军官并没有立刻抽刀,而是从腰间的枪套中拔出了柯尔特转轮手枪,追着清军残骑打。
清脆连贯的手枪射击声在格外刺耳。
这种能够连续击发六次的新式武器,在近距离追射中展现出了可怕的效率。
落在后头被追上的清军骑兵接连中弹,惨叫着从马背上栽落。
然而,手枪的有效射程毕竟有限,而且只有军官才装备。
大部分教导营一连士兵只能依靠马刀作战。
他们催动战马,追上身侧或前方的清兵,借着马势,手中马刀或劈或刺,干净利落地将清军骑兵砍翻在地。
战斗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和驱赶。
清军彻底丧失了斗志,只恨马儿跑得不够快。
追击了约莫四五十里地,眼见清军残骑太过分散,难以成建制追杀,且天色已经黑了,担心继续追下去同伴们走散误伤,黄大彪这才下令吹唢呐收队。
教导营一连的将士们勒住战马,浑身湿透,泥浆溅满了裤腿,但仍旧非常亢奋,战意昂扬。
这一路追击,又毙俘了两百余名清军骑兵,缴获了百余匹战马,战果颇丰。
黄大彪摩挲着手中那支已经打空了的柯尔特转轮手枪,又看了看士兵们背上那长长的、此刻已无法快速使用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不由得重重叹了口气。
“他娘的!”黄大彪低声骂了一句,对聚拢过来的部下们感慨道。
“弟兄们今日打得漂亮!这旗国人造的枪是好枪,不哑火,打得远,打得准,可就是这枪管子太长了!下了马是条龙,上了马就成了烧火棍,打完一枪就得靠马刀拼命!”
黄大彪心下寻思着这些长枪要是枪管短些,方便在马上骑射使用就好了。
反正这带膛线的枪打得足够远,即使枪管短些,牺牲些射程,百步之内指哪打哪儿也足够用了。
教导营一连连长蒋元朔把玩着手中的柯尔特左轮手枪:“旗国佬造的这六子手连珠,真是好东西啊!要是咱们教导营的弟兄,人手都能配上这么一把,或者有营长说的那种那种枪管短些、专门适合在马背上装填使用的骑枪,今日这场追击,就不是砍杀驱赶,而是轻轻松松地点名收官了!一个也别想跑掉!”
周围教导营一连将士们闻言,也都深有同感地看着自己的武器。
他们是最早接触并熟练掌握先进西式装备的北殿精锐,对先进武器带来的优势体会最深。
黄大彪收起感慨,下令道:“打扫战场!清点伤亡和缴获!特别是战马,一匹都不能落下!回去向北王殿下报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