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读书笔记 > 第三节 刑法特别保护国有资产的正当性分析02(第2页)

第三节 刑法特别保护国有资产的正当性分析02(第2页)

[3]托尼语,转引自[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338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4]何清涟:《中国现代化的陷阱——转轨期经济社会问题研究》,http:。exbooks35341817。html,2009-09-10。另陈正云等:《中国国有资产流失状况调查——国有资产流失犯罪及其法律惩治》,24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康永智:《当前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及对策》,载《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6)。

[6]赵一锦:《国有资产流失研究》,5页,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7]张佑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载《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若干问题》,213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8]韩方明:《中航油事件:落幕后的思考》,载《南方周末》,2006-04-20。

[9]《对我国民事商务调查业的情况分析》,http:jcg。diy。myriswdc4。htm,2009-09-10。

[10]我国学者根据美国学者提出的一体刑论,提出“报应制约刑之上限,功利缓和刑之下限”的配刑观点,可以说是对刑罚资源按需分配的合理界限。邱兴隆:《配刑原则统一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6);庄劲:《“平等”保护=“相同”保护?》,载《刑法评论》,2006(3)。

[11]庄劲:《“平等”保护=“相同”保护?》,载《刑法评论》,2006(3)。

[12]顾昂然:《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法律图书馆,http:-lib。fzdtml2020050817201444。htm,1999-10-25。

[13]李艳岩:《基于宪法的中俄私有财产保护问题比较研究》,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2)。

[14]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实际上就是经济行政法。王利明:《民法学》,14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朱志刚、张冀湘:《外国国有资产管理组织与法规》,1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16]《越南刑法典》,米良译,19、62、63、150页及相关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17]《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刑法》,金峰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56。

[18]《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刑法典》,中国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63。

[19]《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刑法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编译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56。

[20]萧榕:《世界著名法典选编刑法卷》,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

[21]《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陈明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22]《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刑法典》,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编译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56。

[23]萧榕:《世界著名法典选编刑法卷》,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

[24]储槐植:《美国德国惩治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法律选编》,107、10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5]《意大利刑法典》,黄风译,149、190~191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26]《瑞士联邦刑法典(2003年修订)》,徐久生、庄敬华译,47页,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27]《泰国刑法典》,吴光侠译,73~81页,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8]《韩国刑法典及单行刑法》,金永哲译,56、69~7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9]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刑法草稿也采取苏俄、东欧等国家区分财产性质定罪的做法,但到了初稿以后就废止了这种做法。高铭暄、赵秉志:《新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总览》,555~558页,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

[30]《俄罗斯联邦经济犯罪和贪污腐败现状及加强打击力度的对策》,舒慈煜译,载赵可:《国外经济犯罪与对策研究》,231~235页,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31]张林:《国有资产流失及其治理研究》,395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