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刑事政策论文 > 第三节 刑法特别保护国有资产的正当性分析02(第3页)

第三节 刑法特别保护国有资产的正当性分析02(第3页)

[32]有的论著认为差别待遇是指对于相同事物却给予不同的待遇。本书认为,从哲学上看,世上无绝对相同的事物,如同世间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一切事物都是同与异的统一。从这层意义上说,本书对差别待遇的定义与该论著提出的定义殊途同归,并无实质不同。张军博士论文:《非公有制经济刑法规制与保护论纲》,66~67页,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33]正面性行动又称积极行动和保护性区别对待。邢益精:《论合理的差别待遇》,载《政治与法律》,2005(4)。

[34]《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种族、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

[35]肖光恩:《WTO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发展变迁》,载《江汉论坛》,2003(10)。

[36][美]L。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116、111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37][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254页和序言1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8]《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219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39]有的学者认为差别待遇的价值理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质平等对形式平等的适度矫正;二是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三是福利国家理念指导下对不平等的再平衡。本书认为,后两个方面实际上也是第一个方面的具体体现,因此三个方面可以归纳为一个方面。邢益精:《论合理的差别待遇》,载《政治与法律》,2005(4)。

[40]我国《劳动法》大量规定了对妇女特殊保护的条款,除该法第7章专门规定了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外,其他章节也有部分规定,其中第2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第2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1][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104页,上海,三联书店,1997。

[42]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320、32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313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4]邢益精:《论合理的差别待遇》,载《政治与法律》,2005(4)。

[45]张锟盛:《析论禁止恣意原则》,载城仲模:《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一)》,207页,台北,三民书局,1994。

[46][美]卡尔威因·帕尔德森:《美国宪法释义》,徐卫东、吴新平译,281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7][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309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8]张明楷:《刍议刑法面前人人平等》,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1)。

[50]转引自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32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1][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70页,上海,三联书店,2002。

[52][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托邦》,234页,伦敦,牛津出版社,1974,转引自李邦友:《论刑法平等原则的理论基础》,载《现代法学》,2002(3)。

[5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588~606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4][美]卡尔威因·帕尔德森:《美国宪法释义》,徐卫东、吴新平译,282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55]陈宝树:《论刑法修改的指导思想》,载高铭暄:《刑法修改建议稿》,3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6]曲新久:《国有资产刑法特别保护的价值判断》,载《人民法院报》,2001-07-16。

[57]周蔚、任志中:《关于国有资产刑法特别保护的思辨》,载《河北法学》,2002(5)。

[58]彭辅顺:《国有资产刑法保护论》,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59]张兆松:《质疑两个有严重缺陷的刑法司法解释——关于加强对非国有资产刑法保护的另一种思考》,载《刑法评论》,2006(3)。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