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斋夫自由谈的摘要 > 佛兰克林1(第2页)

佛兰克林1(第2页)

客人以为徒弟故意敲竹杠,便与徒弟闹,佛兰克林老板从里面走出来,客人便向他质问为什么一会儿就加了四角钱。

佛兰克林笑嘻嘻的拿了那本书对他说:“时间值钱呀!敝店做买卖是不还价的,先生要买这本书给两块钱好了。”

我没有叙述佛兰克林从天上夺取电气之前,先要叙述佛兰克林时代一般人对于电之见解。

天空中之闪电打雷,自有人类以来,谁都看见过,听见过。古人遇了这种恐怖的现象便以为是下界犯罪,所以上帝震怒,差遣雷公电母来收服妖怪、猛兽、恶人。他们以为雷电是天神,被天神打死的都是罪大恶极,犯了天条。中国现在一般愚人,还是这样的迷信着。佛兰克林时代的欧美人民对于天然电气也抱有大同小异的见解,往往闹出离奇的笑话。

人造电气的历史也很古,但在佛兰克林以前只是一些零碎而不可以解释的小把戏。摩擦猫皮生火花,摩擦玛瑙吸灯草,这种把戏人类至少是耍了二千多年。葛雷(StephenGray)在二百年前开始在伦敦用丝线包绕的几十丈长的粗绳,将摩擦的电从这一头通到那一头。这葛雷是一位穷老翁,靠玩电的把戏赚小孩们的钱,养活自己。他黑白分明的写在纸上说这种火花响声之性质很像雷电。

法国的都费(C.F.Dufay)[4]复演葛雷的把戏,能将摩擦的电通过一二五六呎长之线。他是第一个人发现电之两性,称为玻璃电(vitreouselectricity,即后来所谓之阳电),和松香电(resiy,即后来所谓之阴电)。他首先发现若使两种性质的电气接近,结果是同性相拒,异性相吸。

一七三六年一位苏格兰修道士名叫戈登(Gordon)的,在德国发明了一个电铃:两边各安一铃,中间悬一丝线挂的金属球,球感了电即依同性相拒异性相吸的理,将铃继续的打起来。他还发现电感的水能把火酒烧起来。

在这些零星的发明中,忽然跑出一个奇妙的来顿瓶(leydonjar)[5]。一七四五年克来斯特(Dea),一七四六年范麦圣布洛克(PieterVanMussbroek)[6],各自用玻璃瓶将摩擦的电储蓄起来。因为范麦圣布洛克是住在荷兰国,来顿城,所以这瓶就叫做来顿瓶。其实依创制之先后,这荣誉是给错了地方。他们先是用水在玻璃瓶里蓄电,后来瓦曾(Watson)[7]将瓶改良,用锡箔在瓶内瓶外对着贴起来代替水,格外有效。法国诺列(Abbe)[8]叫皇帝的侍卫兵士们手拉手的站在那儿,组成电路,只要来顿瓶所储蓄的大量的电一接,这些兵便同时一齐打倒。

这些是佛兰克林未上电气舞台前,人类所已经得到的关于人造电的知识。这时天空之电与人造之电是否相同,尚无证明:天空之电是当做神秘瞎猜,人造之电是摩擦着玩耍。

佛兰克林四十岁才开始电之研究。一七四六年司宾斯从苏格兰来到波士顿玩了一些电的把戏给他看,他觉得很有趣味,可惜司宾斯不是内行,玩得不大好。他回到费城之后,不久,伦敦皇家学会会员,科林孙送给他的图书馆公司一根玻璃管。他便拿了这根玻璃管复演司宾斯没有玩好的电的实验。过不多时,他便成了这些实验的老手。许多朋友拜他做师傅。他便设了一个玻璃管制造室,吹了一些玻璃管分送给朋友们,因此会玩这些电的把戏的人便一天多一天。内中有一位名叫金耐尔司勒(ersley),赋闲在家,佛兰克林劝他到各处表演电的实验,收听讲费过活。演词是佛兰克林代写。每天演讲,听众都很踊跃。演词中有一篇题为《闪电与电气是同一的东西》(TheSamenessofLighty),寄给伦敦朋友,皇家学会会员们笑笑把它放在一边。但科林孙毕竟将它付印,连出五版,不久便译成法文、意文、德文、拉丁文,风行一时,竟成为当时电学唯一之杰作。法国科学泰斗诺列()反对佛兰克林之新学说,但达利巴(Dalibard)与德罗(Delor)则于一七五一年根据佛兰克林著作中所建议之实验在马里(Marly)地方将闪电引到地下来证明佛兰克林学说之正确。巴黎人士蜂拥来到马里参观这破天荒的实验,从此,佛兰克林便一跃而为当时电学之权威。

佛兰克林自己和他的幼子则在次年即一七五二年六月在费城(Philadelphia)放那千古不朽之风筝。这风筝是值得叙述的。一般人只知道佛兰克林放风筝是人类第一次从天空取电下地,其实这是第二次。那上天取电的急先锋是达利巴与德罗,佛兰克林却是他们的参谋长。放风筝是佛兰克林亲自向天空作战。佛兰克林的风筝本身是用木架与丝网做的:木架上插一尖锐的金属丝,双股绳之下端系一铜锁匙和一根丝带,风筝放入云中,手持丝带站在门槛中,以防丝带为雨所湿。不久,只见双股绳之松纱怒竖如野猪刺,手指可与相吸,指骨碰着锁匙即发火花。他又将闪电引下蓄在来顿瓶中,证明它的动作与摩擦电无异。照近代电学理论看来,佛兰克林手持丝带离铜锁匙太近是要被电打死的。做这实验,人要离得很远才行。十四个月之后,俄国圣彼得堡有位物理学家用一铁棍取天空之电。走近测电计一看便被一球蓝火打死。佛兰克林之所以没有死,怕是因为他放风筝的那一天,只有少量的闪电,真是侥幸!否则佛兰克林必以生命殉科学了。

佛兰克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从事科学之研究始终只有九年,而贡献于世界的有火炉、避雷针、以太光波学说、印磁铜板、印刷机、双视眼镜、自鸣钟,与他的电的理论。据他自己说他的实验得力于徒弟时代之工艺参观很多,这种为择业而举行之亲切之工艺参观却是他的父亲,一位蜡烛肥皂匠,在儿童教育上之一大发明。(完)

[1]本篇原载1931年11月14—18日,12月8—9日《申报·自由谈》。

[2]通译富兰克林。

[3]通译色诺芬。

[4]通译迪费。

[5]通译莱顿瓶,最早形式的电容器。

[6]通译穆申布鲁克。

[7]通译沃森。

[8]通译诺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