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遥远的山村突袭机要室 > 第十五章 秋天里最后的一个太阳03(第4页)

第十五章 秋天里最后的一个太阳03(第4页)

从那以后,她们再也没有批判过她。

人们不会忘记龚秀芬,她曾经治好过十几个知青的病。

贾玉平的哭声

贾玉平站在河边上,轻轻地哭。

她很伤心,她很难过,她们怎么会这样对待她?都是一起来边疆的,都是一个班的战友,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呢?批判你,揭发你,甚至还向你挥拳头要打你,把你当成什么人了?尤其那个姓宋的女生,声音尖利响亮,全连的人都要听到了!她这样诋毁别人抬高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自己来边疆时带了许多的高中时期的课本来,那是因为“文革”的影响自己没考大学心里不甘,实在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学业,难道这也是一个人的缺点,对边疆的建设有影响么?“资产阶级的封资修反动书籍带有百分之九十九,毛主席的书只带有百分之一,你说她能是干革命来的么?你对毛主席是什么态度?”于是就揭发,于是班务会上就批,还告到连里边去,这多可恨!于是还贬到猪号来干活,就是劳改来了!你说一起来的人没招你没惹你,你怎么就这样整人呢?

于是,贾玉平就委屈,就伤心,就哭泣。

“小贾,”身边走来一个人,他是猪号的阚技师。“你别哭了,会哭坏身子的。”

沉默。

“我知道你的遭遇,也知道你的委屈和气恼,一个人最怕的就是众叛亲离。可要是我说,你眼下这点困境还算不得什么,你在连队里边还有朋友,还有同事,还有可以说话的地方,比我可强多了。这一点困难就哭就不想活,那将来遇见更困难的问题该怎么办呢?比起我当年被打成右派爱人揭发我批斗我后来还离我而去,你这点困难算得个什么呢?所以,人还是要坚强些,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况且,现在条件也好多了,你在这里呆不下去,你还可以申请调走吗,可以躲避开她们吗,重新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吗,一个人不能总是伤心哭泣,还是要去奋斗的,和天斗,和人斗。”

一席话说醒了贾玉平,她说:“谢谢你,阚技师。”

从这天起,贾玉平沉默了。没过多久,她就申请调走了,托人,去了二师糖厂。

她能活下来真不容易,除了个人的忍耐、坚强之外,还有那些好心人的帮助。“要活着,一定会好起来的!”

“我不喜欢那个地方,那个连队那个姓宋的人,”几十年后,贾玉平和英志在北京相见,谈起往事,感慨万千,“你说知青怎么就会批斗起知青来了呢?都是一起来建设边疆的,这样整有啥意思呢?”

英志无言。

大胃

连队改善伙食,包饺子。

一高兴,就比上了,看谁吃得多。还有叫好的,“再来一个!”

到头来,那个冠军叫大家大吃一惊,不是一顿饭吃斤半馒头的王志成,也不是吃个大包子的韩忠实,而是那个精瘦干巴的杭州青年潘宝根,吃了个饺子!

人不可貌相,卧虎藏龙,着实大胃!

韩白笑

这笑话老笑人了,让人想起来就憋不住笑!

那次我和连长去办事,走岔了道,到了结列河边就过不去了。正在这时候,看见一个小孩子,就问他哪里能过河。谁知那小子愣神看了我俩几眼,拔腿就跑了!我俩没法子,只有顺河慢慢往前走,想找一处水浅的地方趟过河去。过了一会工夫,正走着呢,就听到背后有人喊:“站住,再不站住就开枪啦!”“抓特务啊,别让他们跑啦!”我和连长一听这话,就吓着了,真有特务那还了得,我俩刀枪的啥也没带呀,这可咋办呢?回头一看,黑乎乎地跑来一群人,老老少少的,足有五六十,个个手中举着棒子,还有几个拿枪的。连喊带叫的,够吓人的。我俩一看,这是奔我俩来的呀,这是咋回事呢?我俩正纳闷呢,那些人就来到了面前。一见那几个带头的,认识啊,就问:“咋回事呀,哪里有特务啊?”那人一见我俩,也是哭笑不得,说:“正上课呢,那孩子就跑来报告,说有人要过江。那过江就是去苏联就是特务呀,于是马上就集合人就赶来抓,谁想到是你们两个。哈——”得,这下子明白了,敢情是那孩子听错了,过河听成了过江,就把我两个当成了特务来抓。“哈——”

你说这事笑人不?

都是那时代闹的,人都神经了。

后记

当十连最后几个知青登上返城的汽车时,于文革、刘雄和杜文中、吕全、徐学亮几个人给他们送行。当汽车终于远去,再也看不见踪影后,于文革终于落下泪来。他高声呼喊着:“都走吧,都走吧……”于文革就要到团部报到,他当上了团政治部主任。刘雄当上了副团长,吕全、杜文中和徐学亮几个人则默默无言,他们才是黑土地的根。

更多的青年们却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大江南北,再无法寻觅。

只有英志和程鸿的故事还在延续……

随着时代的变迁,十连的人散了,独立一团的青年们散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年们都散了。而不管他们流落到何方,生活得怎样,英志都衷心祝愿他们此生幸福。

青年们走了,消失在四面八方,可不管他们怎样生活,干什么工作,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回首往事,他们都不该忘记在边疆在北大荒生活过的那些岁月。青年们曾到边疆来过,青年们曾聚集在那个小屯落里,朝夕相处,相认相识,共同度过了几年火热的时光。生活艰苦,道路坎坷,有过痛苦,流过眼泪,可他们都不该忘记,他们曾把自己的青春和血汗抛洒在了那里。不管是对是错,他们都曾火热过奉献过,他们都不该忘记那人生最辉煌的岁月!

啊,那就是他们的青春!!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许多年以后,十连的一个小知青写了一部书,记叙了青年们在边疆奋斗生活的岁月,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他就是英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